竹外梅花,檀心玉颊春初透。
一池风皱。
妙语天生就。
有个人人,袅娜灵和柳。
君知否。
目成心授。
何日同携手。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点绛唇(和张文伯)
竹外梅花,檀心玉颊春初透。
一池风皱。妙语天生就。
有个人人,袅娜灵和柳。君知否。
目成心授。何日同携手。
译文:
在竹林外的梅花,玲珑的玉颊透露出初春的娇嫩。
一池湖水泛起涟漪,她的妙语天生就有。
有一个人,她温柔娴静像柳树。你知道吗?
她看到了我的心意。什么时候才能手牵手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柔娇美的女子,以及诗人对她的思念和企盼。首句“竹外梅花,檀心玉颊春初透”通过对梅花和女子的联系,展示了女子的美丽和娇嫩。接下来的“一池风皱。妙语天生就。”表达了她的魅力和聪明才智。下一句“有个人人,袅娜灵和柳。君知否。”隐约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目成心授。何日同携手。”则表达了诗人的期盼,希望与这位女子共度幸福的时光。
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女子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将女子的美和聪明魅力结合起来,展示了她的独特魅力和内涵。整首诗情感细腻而真挚,给人一种清新宛然的感觉。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