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寓怀》

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
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

作者介绍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家世禁卫,幼颇修饬,折节为文学。初事朱叔明为司马,后歷右神策军都虞侯、秦州刺史。咸通中,拜安南都护,进检校刑部尚书,以都护府为静海军,授骈节度,兼诸道行营招讨使。僖宗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劒南西川节度,进检校司徒,封燕国公。徙荆南节度,加诸道行营都统、盐铁转运等使,俄徙淮南节度副大使。广明初,进检校太尉、东面都统、京西京北神策军诸道兵马等使,封渤海郡王,为部将毕师铎所害。诗一卷。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卒僖宗光啓三年。补诗四句。

作品评述

诗词《寓怀·关山万里恨》是唐代诗人高骈创作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以关山遥远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离散的边塞士兵心中的思乡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关山万里恨难消,
铁马金鞭涉长途。
问昔青海畔边事,
凤林桥上几人归。

诗中的关山指的是遥远的边疆地区,万里恨则是士兵因离乡别井而怀念家乡的情感。这种思乡之情难以消除,如同高山一般高耸不可逾越。

铁马金鞭出塞遥,形容士兵漫长的出征途中,乘坐着快速的铁马,手持金鞭,长途跋涉。这一句也突出了关山的遥远和艰险。

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思念。诗人在这里回忆起曾经在青海畔的场景,问几位当时与他一同征战的战友,他们是否已经归还到凤林桥。这里提到的凤林桥可能是士兵们回家的标志。

整首诗以辽阔的关山和士兵的思乡之情为背景,描绘出边塞士兵的艰辛和乡愁。诗人通过关山壮丽和士兵的离散,表达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揭示了人们心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依恋与思念。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