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暮春久雨作》

积雨向春阴,冥冥独院深。
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
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
谁知力耕者,桑麦最关心。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暮春久雨作》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该诗抒发了诗人对久雨所带来的忧虑和痛苦的感受,同时也描绘了春天中雨水的积聚所带来的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积雨迟迟不停歇,春天的天空愈发阴沉。
周围的院子显得无比空寂。
花朵无法绽放在地面上,只有空荡荡的竹林藏着鸟儿。
檐溜发出刺耳的声音,邻居僧人的影子也消失了。
谁能知道那些力耕的农民,对于桑麦的结果最牵挂。

诗意和赏析:
《暮春久雨作》以雨水的积聚揭示了一种沉闷的气氛,暗喻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困顿。整首诗寥寥数语,却能把握住雨季的景象,将雨水的积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劳作受阻以及自然界中的动静消失的担忧。通过描绘其中的气氛,诗人传达出对于春季的期盼以及对于农田的关切。

诗人通过描述雨季的景象,展现了生活中存在的困境和挫折。诗中的清冷和沉寂通过檐溜声和僧人的影子的消失得以体现。这种景象与农田的情况相互呼应,同时也与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相契合。诗中末句提到力耕者忧心于桑麦的问题,突出了农田的关怀和诗人对于农田的关注。这种对于农田的关心与诗人内心的冷清共同激发出一种对于春天和丰收的渴望。

总之,《暮春久雨作》通过描述雨季的景象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困境和挫折,达到了对于春天和丰收的期待和渴望的目的。诗人将雨水的积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展示农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共同关怀。

  • 《山村示暮春三绝句和韵》

    际哉春晚故山薇,冉冉江云日暮低。为问柳桥看燕舞,何如松岭听猿啼。

  • 《望蓬莱》

    真大道,滋味不相饶。明月光中腾莹莹,清风飚上出么么。从此见芝苗。无狭阔,又岂有迢辽。圆现圆成成自在,一能一得复逍遥。方显见彰

  • 《小重山(次韵刘左史光祖和三月十八日词见贻生日)》

    开汉江山落手中。满门花粲阑,锦蒙戎。与人和气乐融融。应怜我留滞剑南东。风味两文忠。_如畴昔夜,一尊同。如今海内几刘公。觇天意,犹在笑颜红。

  • 《和宪使张郎中》

    四海一奇男,象贤真柬之。绣斧外执法,滞淹犹在斯。冰壑栋梁具,凤梭云锦机。粉省趋含香,玺书啬封泥。生平方寸丹,云端双阙齐。小试川楫手,晒纲庐中矶。以道拯世溺,先事防繻袽。三江昔怒号,一席今沦漪。平波净縠浪,祥风浃瑶池。八极汇涛澜,四顾蛟涎危。孰能戒给楫,重与

  • 《怀黄小牧》

    瓠俎桑弧莅旧盟,天将吾道寄山林。梧桐卧雨鱼生釜,梅坞吟云鹤伴琴。海上苏卿今白发,山中杜甫老丹心。拟呼尊酒论今古,黄叶萧萧楚水深。

  • 《僧居对雨二首之二》

    平沙四绕护城堤,小雨经旬不作泥。似与幽人忍牢落,一双黄鸟隔墙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