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
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
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
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
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
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
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生活和境界的思考和向往。
诗的开篇,以简洁的问答形式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强调了无需纷繁琐事的问询,良好时机即是此时。诗人以简单的语言修辞,带出了超越尘世繁忙的情怀。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暗示了时间的降临和寂静的氛围。细雨纷纷而下,落叶覆盖了前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氛围。这里,诗人通过秋夜的景象与人类的命运相联系,传达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有限的感慨。
接着,诗人以巧妙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思想:静谧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使人们更加谦虚恭敬,让人们远离纷繁和繁杂的社会生活,实现内心的安宁和自由。同时,诗人也射击了贫穷和草木的谦卑和自嘲。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道人生活的向往和对道人心灵境界的敬仰。在平凡的生活中,有太多无价值的事物,只有诗人自己和道人才能理解和触摸到内心存在的真实和价值。
整首诗词以简洁流畅的文字、深沉的情感和明快的节奏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世俗生活的诗意追求和执着。通过描绘秋夜寂静的景象和吟咏道人的状态,诗人表达了对宁静、洞察内心的追求和对道人生活境界的向往。通过诗人的表达,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一种追求自由、平和和至高境界的诗意享受。
一气动芒沕,鸣虫应清商。天机发天籁,托彼恐与螀。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至音有如此,始晤韶与章。风霜入凄断,月露皆悲凉。天地有声乐,呻吟委寒荒。尔非丝竹奏,那得登君堂。
德云闲古锥,几下妙峰顶。唤他癡圣人,担雪共填井。
狐冢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连昌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
湖鼎丹成日,中天瑞鹤迎。愁云迷帝幄,泪雨洒都城。黼翣增摧割,龙輴忽启行。千官陪素仗,九殒欲无声。
星郎德望欲摩天,坎止流行任自然。直道不回真铁石,高怀未老已林泉。宗门夙了风幡动,杰阁聊修香火缘。顾我驱驰成底事,羡公真是地行仙。
冰姿冠绝人间世,傲雪凌霜。蕊点檀黄。更看红唇间素妆。清芬不是先桃李,桃李无香。迥出林塘。万木丛中独秉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