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谷中人,相思入梦频。
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身。
书卷须求旨,须根易得银。
斯言如不惑,千里亦相亲。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寄匡山纪公》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寄托思念之情以及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锦绣谷中的人,
相思常入梦频。
寄语无他愿,
琢句似终身。
书卷必要求取旨意,
财富易得银。
这番思虑如同不迷茫,
即使相距千里亦如亲。
这首诗词中融入了诗人对于情思的表达以及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首先,诗人以“锦绣谷中的人”表达自己寄予思念之情。这种思念常常出现在作者的梦中,说明作者的相思之情深挚难忘。
其次,诗人寄语纪公无他愿望,意味着诗人在思念之际,并没有其他额外的心愿,纯粹将思念之情倾诉出来。
诗人用“琢句似终身”一句,表达了自己写诗这种创作行为是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这种表达方式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投入和坚持传达了出来。
最后,诗人的境界思想也体现在最后两句“书卷必要求取旨意,财富易得银”。诗人告诉我们,追求知识是必要的,因为它能让我们找到心灵的归属,而财富是相对容易得到的。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思念的强烈感受,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作品以简洁明了的词句和凝炼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