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怀武夷红石子二首》

常思红石子,独自住山椒。
窗外猩猩语,炉中姹姹娇。
乳香诸洞滴,地秀众峰朝。
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
弋者终何慕,高吟坐绿鳌。
烧侵姜芋窖,僧与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猎箭牢。
何时一相见,清话擘蟠桃。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怀武夷红石子二首》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常思红石子,独自住山椒。
常常想起那颗红石子,我独自居住在山椒中。

窗外猩猩语,炉中姹姹娇。
窗外猩猩呜咽,炉中香烟弥漫。

乳香诸洞滴,地秀众峰朝。
乳香滴落在洞穴间,地面上的峰峦向着朝阳。

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
曾经听到奇人说,烟霞之美令人遥远思念。

弋者终何慕,高吟坐绿鳌。
猎人终究想念谁,高吟坐在青石上。

烧侵姜芋窖,僧与水云袍。
火光映照着姜芋窖,僧人穿着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猎箭牢。
竹鞘里的农具已经锈坏,松枝上的箭矢却牢固。

何时一相见,清话擘蟠桃。
什么时候能相见,共享清谈,一起品尝桃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怀念和思念的情感贯穿全文,表达了诗人对于武夷红石子、山椒和山中生活的思念之情。诗中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山中的生活景象,通过窗外的猩猩呜咽、炉中香烟的描述,给人一种安宁、恬静的山中氛围。

诗中还暗示了诗人曾与奇人有过交谈,听他讲述了遥远的烟霞之美,激发了诗人对于远方景物的思念之情。最后几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农具和猎具的怀念,以及对于共享清谈、共同品味桃子的期盼。

此诗体态优美,在描述中极具画面感,给人以清新宜人之感。同时,通过对山中生活和远方美景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清纯、深入的思考的追求,反映了唐代文人学士的独特气质。

  • 《送陆贽擢第还苏州》

    乡路归何早,云间喜擅名。思亲卢橘熟,带雨客帆轻。夜火临津驿,晨钟隔浦城。华亭养仙羽,计日再飞鸣。

  • 《挽赵仲白二首》

    昨吊寝门外,莱妻泣最悲。因言儿上学,复为墓求碑。零落烧丹诀,凄凉哭鹤诗。托孤朋友事,非谓刀泉知。

  • 《忆秦娥》

    山花舞。岩姿能笑禽能语。禽能语。百年心事,一犁春雨。神仙护短多官府。老夫只解为农圃。为农圃。乾坤休问,几番今古。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默而藏,妙而光。月之轮窄,斗之柄长。扶来草木春濡绿,夺去山川霜落黄。相契可处,自然成章。

  • 《郡圃观稻》

    谁取霜禾种,来依郡圃栽。芒随虎掌熟,畦作佛袍开。自应蝉鸣候,应无蟹啮灾。公庖丰甑饭,知免拾颜煤。

  • 《西江月》

    灵观夜燕作二首羁宦新来作恶,穷途谁肯相从。追攀十日水云中。情谊知君独重。寂寂回廊小院,冥冥细雨尖风。凤山香雪定应空。昨夜疏枝入梦。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