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
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
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
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
翻译推南本,何人继谢公。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论涅槃经义》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这首诗描绘了皎然与卢使君一同游览何山寺,宿在敡上人的房间里,经过夜晚的思考和领悟,表达了他对佛教涅槃经义的理解。
原文中的“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意为皎然与卢使君一同观赏江郡美丽秋景,并期望与那些追求道义的人们一同欣赏。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皎然对何山寺的印象:“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皎然赏识这座座在高山上的竹林和宁静的夜晚,以及寺庙里美丽的莲花。
接下来的两句“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意味着皎然推测古代的僧人们在清晨敲起古代的木鱼磬时,清凉的霜雾掩映下,与寒山和月光一起共同成为一幅令人愉悦的景象。
最后两句“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表达了皎然在这样的境地中感受到了诗意的激发,同时将自己的法性寄托在这虚空的境地之中。
整首诗表达了皎然对何山寺美景的欣赏和对佛教涅槃经义的领悟,同时也暗含了他对文学、思维和宇宙的诗性情感。此外,还向后世传达了对谢公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
中文译文:
江郡的秋景,期望与道义追求者一同共赏。
崇高的足迹怜爱竹林的寺庙,安静的夜晚欣赏莲花庙宇。
古代的木鱼声在清霜之下,寒山与明亮的月光之间。
诗意在这境地中发扬,法性寄托于虚空。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佛教寺庙的景致,同时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悟和对诗意的追求。在美景的映衬下,诗人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将个人情感与宇宙相融合。
诗中展现了皎然独特的意境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和对文学传统的承继。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超凡的境地,引发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充满了哲理和思想的指引。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观察,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对美与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婉约的意境、深邃的思想和宇宙意味令人着迷,是唐代文学的杰作之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