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
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沈霜重天。
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
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昭宗干宁二年,擢进士第。光化中,除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集十五卷,今编诗三卷。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补诗一首。
《塞下》诗意深沉,表达了塞外战争的残酷和边疆民众的苦难。文中描绘了一幅战乱地区的凄凉景象,以及军士们在边塞上抵御敌人的英勇壮丽景象。
诗人黄滔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战场上的一幕景象:马匹在草原上驰骋,却无法前进;冰天雪地中的边界一望无际;关山色彩沉寂,如同秋深天色;战鼓和角声犹如寒冷的霜一样。
诗人表达了大地上英魂们的悲壮:干枯的骨头咬着残铁露出,仿佛在诉说着被抛弃的冤屈;风吹起漫天的沙土,仿佛那冤屈化作了乌云飘散于天际。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痛苦。黄滔通过抒发自己的痛苦,揭示了塞外战场的残酷现实,传递了人们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
中文译文:
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
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沉霜重天。
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
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
赏析:
《塞下》是一首充满悲凉和苦楚的诗,描绘了边疆战乱中的凄美景象。诗人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战火蔓延的草原、边界的无边无际、鼓角声和战死者的干枯遗骨等形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残酷而冷苦的世界。
诗词以凄凉的描写方式表达着战火中人们的苦难和无奈,诗中隐含着对战争的鞭挞和对和平的向往,寄托着诗人对边塞战争的痛心之情。
整首诗词没有华丽的修辞和华美的辞藻,却通过写实的描写展现出浓郁的悲情和战争的残酷,使人不禁感叹战乱时代的悲凉和凄美。而这种无奈和痛楚,也正是诗人灵感的源泉,令人深思。
乡路归何早,云间喜擅名。思亲卢橘熟,带雨客帆轻。夜火临津驿,晨钟隔浦城。华亭养仙羽,计日再飞鸣。
昨吊寝门外,莱妻泣最悲。因言儿上学,复为墓求碑。零落烧丹诀,凄凉哭鹤诗。托孤朋友事,非谓刀泉知。
山花舞。岩姿能笑禽能语。禽能语。百年心事,一犁春雨。神仙护短多官府。老夫只解为农圃。为农圃。乾坤休问,几番今古。
默而藏,妙而光。月之轮窄,斗之柄长。扶来草木春濡绿,夺去山川霜落黄。相契可处,自然成章。
谁取霜禾种,来依郡圃栽。芒随虎掌熟,畦作佛袍开。自应蝉鸣候,应无蟹啮灾。公庖丰甑饭,知免拾颜煤。
灵观夜燕作二首羁宦新来作恶,穷途谁肯相从。追攀十日水云中。情谊知君独重。寂寂回廊小院,冥冥细雨尖风。凤山香雪定应空。昨夜疏枝入梦。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