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
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
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
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是唐代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居住山居水阁的景色和心境,以及和朋友的诗意交流。

池阁初成眼豁开,
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
才把渔竿鹤即来。

诗首以描绘池阁初成的景象开篇,作者目睹这一景色之后,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这些景色虽然平淡,但又给人以美感和启示。作者试图攀登池阁的飞檐果实,结果打扰到了住在檐上的猿猴,但作者敏锐的才智引来了一只仙鹤。

修竹已多犹可种,
艳花虽少不劳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
楚国千钟逼老莱。

这一节讲述了山居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一种自然自然之美和心静致远之境。修竹虽然已经很多,还是可以再种植一些;虽然艳丽的花朵不多,但不需要费力去栽培。作者的朋友徐孺来到了南昌山居,友情如榻一般宽广。楚国尽头钟声逼迫着时光的流逝,但是在这个山居里,可以暂时远离喧嚣纷扰。

未称执鞭奔紫陌,
惟宜策杖步苍苔。
笼禽岂是摩霄翼,
润木元非涧下材。

这一节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态度和品味的思考。作者坚持不加入纷扰和凡俗之事,不追逐名利,未曾驾车奔向那紫色的道路,只宜挥舞手中拐杖行走在青苔铺就的小径上。禽鸟困于笼中,肯定飞不到苍天之上;润木虽然被水泡润,但是其本质仍然不是山涧下生长的树木。

鉴己每将天作镜,
陶情常以海为杯。
和君诗句吟声大,
虫豸闻之谓蛰雷。

这一节表达了作者对自我反省和情感追求的态度。作者经常用天空作为反省自我的镜子,用大海作为陶醉情感的容器。与朋友共同欣赏诗句的美妙,佳句的声音仿佛咆哮如雷,使得小虫小豸都为之寂静。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居水阁的描述和表达,给人以闲适、怡然自得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作者追求清静和自在的心境,以及与友人分享诗意的乐趣。描绘了山居的幽静、自然的美景,以及对于生活态度和情感追求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子对于山居隐居的追求和向往。

  • 《咏死兔》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

    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王孙风味最难忘。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人心休更问炎凉。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 《中秋月二首》

    钱唐江上雪飞花,人在天边泛海槎。乌鹊一声星斗落,姮娥梳洗去谁家。

  • 《毛老斗牛》

    牛牛尔何争,于此辄斗怒。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苍{狄火换娄}八九子,骇立各四顾。何时解角归,茅舍江村暮。

  • 《黄龙三关》

    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著。一任四海横行,倒跨杨岐三脚。

  • 《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

    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大醉倚楼呼费沱,蓬莱山下几斜晖。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