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十二阑干压锦城,半空人语落滩声。
风流近接平津阁,气色高含细柳营。
尽日卷帘江草绿,有时欹枕雪峰晴。
不知捧诏朝天后,谁此登临看月明。

作者介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十二阑干压锦城,
半空人语落滩声。
风流近接平津阁,
气色高含细柳营。
尽日卷帘江草绿,
有时欹枕雪峰晴。
不知捧诏朝天后,
谁此登临看月明。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十二门柱压在锦城尖儿之上,
蔓延在空中犹如人们的言语似的落滩声。
风姿绰约的楼阁靠近平津阁,
高贵的气色中流淌着幽细的柳枝。
帷帘卷起一整天,江中的草变得绿得如此明亮,
偶尔我斜靠着枕头,泛着雪峰晴朗的风景。
不知道在捧诏之后,登临此处的是谁,
谁在这儿观赏皎洁的月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回忆和思索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在军前新楼中的心境和景色的美丽。诗中的锦城、平津阁、细柳营等字眼,勾勒出精致华美的景象,展示了唐代风华盛世的兴盛景象。

整首诗以“十二阑干压锦城”开头,形象地表达出楼阁高耸的景象;接着描绘了人群的喧哗声,仿佛言语与声音都融入了楼阁之中。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楼阁的近景,风姿绰约的平津阁和幽细的柳枝相映成趣。江中的景色也被体现出来,青翠的草地和晴朗的雪山,给人一种宜人的感受。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登临楼阁,俯瞰月光的心情,融入了一种寂寥和遐思之中。整首诗通过描述楼阁的雄伟和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在其中的郁郁之感和思考。这种感叹和忧思也是诗人对唐代盛世的一种回忆和思索。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