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湘妃庙》

刘表荒碑断水滨,庙前幽草闭残春。
已将愁泪留斑竹,又感悲风入白蘋.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

作者介绍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干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绛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无不出于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干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又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绛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无不出于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湘妃庙》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湘妃庙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刘表荒碑断水滨,
庙前幽草闭残春。
已将愁泪留斑竹,
又感悲风入白蘋。
八族未来谁北拱,
四凶犹在莫南巡。
九峰相似堪疑处,
望见苍梧不见人。

诗意和赏析:
《湘妃庙》描绘了湘妃庙的景象,描述了庙前的断碑、幽草以及荒凉的氛围。作者以湘妃庙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忧虑。

诗的开头写到了刘表的荒碑断在水边,展现了庙宇的荒凉景象,暗示了湘江的衰败和历史的远去。接着,诗人描绘了庙前的幽草和残春景象,通过描写草木的枯萎和季节的变迁,进一步凸显了庙宇的凄凉。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愁泪和悲风的意象,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忧伤和感慨。愁泪留在竹上,寓示诗人心情的困顿和焦虑;悲风吹入白蘋,象征悲伤之情渗透到了整个庙宇。

接下来两句诗涉及到政治和社会的议题。八族指的是当时的权贵显贵家族,谁能北拱(即掌权)是不确定的,暗示着政治风云的变幻和不稳定。四凶指的是四魁逆贼,南巡是指出征南方。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抒发了对政治局势的不安和担忧。

最后两句诗以九峰和苍梧来象征人物和地域。诗人从九峰和苍梧的相似性出发,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怀疑。九峰是指岳阳楼的九个亭阁,苍梧是指梧州。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疑虑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总体而言,《湘妃庙》通过描绘庙宇的荒凉景象,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和忧虑,传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幻和权力游戏的反思和忧虑之情。同时,诗中还运用了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增添了诗的立意和韵味。

  • 《舟中闻蛩》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 《雪霁冒寒》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 《岳德器远来见访袖出六年前所赋湖庄诗次韵答》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 《几复寄槟榔且答诗劝予同种复次韵寄之》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 《哭伯姊二首》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 《马嵬感事》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