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陈秀才亭际木兰》

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
存思心更感,绕看步还迟。
蝶舞摇风蕊,莺啼含露枝。
裴回不忍去,应与醉相宜。

作者介绍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谒钱塘太守姚合,合视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览卷,乃骇目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咸通中,一举不得志,遂遯会稽,渔于鑑湖,太守王龟以其亢直,宜在谏署,欲荐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无有及者。殁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后进私謚曰玄英先生,门人杨弇与释子居远收得诗三百七十余篇,集十卷。今编诗六卷。

作品评述

《陈秀才亭际木兰》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绘了一个秋日亭际木兰绽放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木兰的情感表达。

诗中的“陈秀才亭际木兰”是指在陈秀才的亭子附近,有一棵茂盛的木兰树。诗人回忆起过去见到木兰刚开始种植的时候,而今日见到她已经成长茂盛,心中不禁感慨。他不禁萦绕着思念,留步观赏。

诗中描绘了蝶舞飞舞的画面,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摇曳着花蕊。莺鸟唱着含露的枝头,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景象。

诗人不忍心离开这个美景,暗示了自己怀着醉意和这美景相宜,希望能与这美丽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次见到木兰到如今木兰茂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木兰的情感和对美丽自然的赞美。以木兰树为象征,也可以理解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这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诗篇,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和心灵的愉悦。

  • 《秋夜听捣衣》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 《黄致政挽诗二首》

    后学资模楷,先生久里居。两儿联玉筍,三命佩银鱼。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

  •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当流欹枕处,醒得困时眠。

  • 《城西别元九》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 《过楚道人舍》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 《春秋赞》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