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慈恩寺塔》

窗户几层风,清凉碧落中。
世人来往别,烟景古今同。
列岫横秦断,长河极塞空。
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作品评述

《登慈恩寺塔》是唐代诗人张乔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愁的思念之情。

中文译文:
窗户几层风,
幽幽清凉碧落间。
世人来往别,
烟景古今共一般。

山峦横亘于秦地,
长河极目望不尽。
夕阳斜照,唤起乡愁,
在天际远处看见归来的鸿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登上慈恩寺塔眺望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作者内心的思考与乡愁之情。

诗人通过开窗望风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清凉的气息,仿佛置身于碧落之间。在烟雾缭绕的景色中,虽然时光流转,但是人们的往来和互相离别却是历代相似。这种对人事更迭的洞察,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触动。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远方的山峦和长河。山峦横亘,像屏障一样将秦地分隔开来,长河延伸到远方,仿佛没有尽头,散发出一种宏伟的气势。这里可以体现出诗人崇尚自然、崇高大气的情感。

最后,诗人描绘了夕阳斜照和归来的鸿雁,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乡愁之情。他在天际远处看见归来的鸿雁,其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深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乡愁和归宿的思考和感慨。诗中山水交融,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思索的意境。

  •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

    湖堤楼阁剧蜂房,楼上争看湖上航。万柄芙蓉清冉冉,临风新折麝脐香。

  •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

  • 《题曹舍人文龙墨竹扇禾兴同知李原缺,据清抄》

    文湖州笔欠坡诗,便面潇潇雨一枝。暑汗轻摇骨□□,□间谁识庾元规。

  • 《次韵代留别》

    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 《题苏子瞻书夫天庆观乳泉赋帖》

    苏公早闻道,文章乃其戏。乳泉出重海,作赋聊记异。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气者水之生,此语可深味。

  • 《秋晚》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谢约南柯蚁,留连左手螯。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