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

样如金蹙小能轻,微润将融紫玉英。
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
骚人白芷伤心暗,狎客红筵夺眼明。
两地有期皆好用,不须空把洗溪声。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紫色的石砚像金子一样精致,小巧轻便,光滑的镶嵌着一颗紫玉英。借助石墨磨制的笔尖,仿佛凤尾般纤细。里面的冰泉清凉如镜,仿佛蕴含着龙的智慧之眼。诗人形容了这个砚台的特点,赞美了它的美丽和实用性。

在第四句中,诗人提到了“骚人白芷伤心暗,狎客红筵夺眼明”。这里也许是在描述砚台的使用场景。骚人是指文人,白芷是一种美丽的花草,暗指骚人的内心伤感;而狎客则是指红筵之上的宾客,他们的目光也被这个砚台所吸引。这里的描述可以让读者想象到在宴会上,文人和宾客们纷纷被砚台的美丽所吸引,形成一个独特的场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和收到这个砚台的人都能充分地利用它,可以进行洗写、振笔砚池,不用再去借助溪水的声音洗涤。这表明了砚台的实用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紫石砚台的描写,给读者展示了它细腻的质地和美观的外观,同时也传达了文人和宾客们对砚台的青睐和对它实用价值的认可。这种崇尚实用的态度也反映出了当时文人的心态和审美观。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唐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物品的赞美之情。

  • 《南山白云》

    一片白云飞入山,须臾又出在人閒。我归十年不复出,说道云閒我更閒。

  • 《及第后寄宜春亲友》

    只把文章谒帝居,便从平地蹑空虚。分明有个上天路,何事儿孙不读书。

  • 《戏联食{潺氵换鱼}体取其骨糜肉化之义》

    何其秀且明,而况清以美。不醉将如何,无吟讵自己。凡与共此者,但须行乐耳。无意固必我,可久速仕止。离合忍复道,光阴能有几。相对默不言,新篘多且旨。玄中难致诘,圣处可胜纪。何为是栖栖,未免聊复尔。

  • 《宫词》

    后苑归来月上初,天歌吹引下鸾与。春风料峭馀寒重,犹索金函览奏书。

  •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当有郡人知古意,栏街齐唱接篱篇。

  • 《颂古一○一首》

    法尔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端然指出长安道,无奈游人不肯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