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广武原》

广武原西北,华夷此浩然。
地盘山入海,河绕国连天。
远树千门邑,高樯万里船。
乡心日云暮,犹在楚城边。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登广武原》是唐代张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广武原,望见西北方,华夷气势浩然。土地广阔山脉蜿蜒入海,大河环绕国土直通云天。远处有千门邑镇,高高的船桅遥遥可见万里。对乡愁之心,夕阳渐渐西沉,依然在楚城的边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登上广武原后的所见所感。广武原是一个辽阔的地方,从山脉到海洋,展现出华夷之间的辽阔气势。大河环绕着国土,直达云天。远处有千门邑镇,高耸的船桅遥遥可见,仿佛延伸到万里之遥。然而,即使身处异乡,作者的乡愁之心依然存在,夕阳渐渐西沉,他仍然在楚城的边缘。

赏析:
《登广武原》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广袤的大地和辽阔的景色。诗中的广武原象征着辽阔无垠的土地,山脉和大河象征着天然的屏障和边界。华夷此浩然表达了大唐帝国的辽阔和壮丽,展现了当时唐朝的疆域辉煌和壮丽景象。

诗中的乡愁意味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园的眷恋。夕阳西沉的景象,更加凸显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单和思乡之情。楚城边的描写则暗示了作者可能是出使他乡或征战边疆的官员,对于他来说,这座城市既是他的归属之地,又是他离别的地方。

整首诗词通过广袤的土地和壮丽的景色,以及对乡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追求功名和成就的同时,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

    湖堤楼阁剧蜂房,楼上争看湖上航。万柄芙蓉清冉冉,临风新折麝脐香。

  •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

  • 《题曹舍人文龙墨竹扇禾兴同知李原缺,据清抄》

    文湖州笔欠坡诗,便面潇潇雨一枝。暑汗轻摇骨□□,□间谁识庾元规。

  • 《次韵代留别》

    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 《题苏子瞻书夫天庆观乳泉赋帖》

    苏公早闻道,文章乃其戏。乳泉出重海,作赋聊记异。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气者水之生,此语可深味。

  • 《秋晚》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谢约南柯蚁,留连左手螯。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