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瘴年深浑秃尽,那能胜置角头巾。
暗梳蓬发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
白发过于冠色白,银钉少校颔中银。
我身四十犹如此,何况吾兄六十身。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三兄以白角巾寄遗,发不胜冠,因有感叹》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兄以白角巾留给我,
头发无法遮挡冠冕。
暗自梳理散乱的发髻,
私下戴上莲花头饰,羞于见人。
白发已经超过冠冕的颜色,
银钉点缀在少将的额头。
我年过四十仍如此,
更何况我的兄长已经六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元稹自觉年岁渐长,头发逐渐稀疏的心境。他以自己和兄长为例,表达对年老之后容貌的无奈和感叹。诗中的白角巾和冠冕象征着地位和身份,而头发的稀疏和白发的增多则是岁月不可逆转的痕迹。元稹通过自我和兄长的对比,凸显了兄长更年长,更加不堪的境况,进一步表达了对兄长年迈的担心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岁月对人的无情侵蚀。通过对自己和兄长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衰老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他以白角巾和冠冕来象征年轻和地位,以发髻和白发来象征衰老,通过物象的对比来凸显岁月的残酷。诗人内心的感叹和忧虑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文字表达出来,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体的感受描绘,折射出普遍的人生哲理,让读者在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它以深沉的情感和清晰的形象,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时光流转和衰老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感慨和哲理色彩。
一溪夹道枕流水,上有两桥横绝流。乌鹊互飞银汉夜,彩虹交映玉潭秋。东西雨过苔痕润,左右晴分浪影收。谁是当年题柱者,不应并驾到瀛洲。
平湖日炙沸如煮,庭树色干鸟渴死。何人万里驱征车,红尘涨天方入市。
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
恋亲时见在人群,多在东山就白云。独坐焚香诵经处,深山古寺雪纷纷。
本自江海人,且无寥廓志。大明耀天宇,霭霭风雨被。迢递别荆吴,飘飖涉沂泗。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蹭蹬失归道,崎岖从下位。西出太华阴,北走少梁地。葱茏墟落色,泱漭关河气。耻从侠烈游,甘为刀笔吏。宝剑茱萸匣,岂忘知音贵。大道且泛然,沉浮未云异。
漏屋鸡鸣起湿烟,蹇驴难借强朝天。却思春水江南岸,闲听篷声卧钓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