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乐天秋题曲江》

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
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
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
共爱寥落境,相将偏此时。
绵绵红蓼水,飏飏白鹭鹚。
诗句偶未得,酒杯聊久持。
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
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作品评述

《和乐天秋题曲江》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
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
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
共爱寥落境,相将偏此时。
绵绵红蓼水,飏飏白鹭鹚。
诗句偶未得,酒杯聊久持。
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
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和乐天在曲江池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爱好。诗人描述了曲江池的美景和季节的变化,同时表达了他们对于这个寂静之地的喜爱。他们共同欣赏着红蓼水上绵绵飘荡的景色和白鹭鹚的翱翔,一边分享着美酒,一边畅谈诗文。尽管多年过去,云雨已散,但他们依然怀念曾经的赏心梦境,特别是在江枫摇曳的夕阳下,他们再次相聚,一起激发秋天的诗意。

赏析:
《和乐天秋题曲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美景的赞美。诗中的曲江池是长安城最多的水景之一,它成为了作者和乐天定期相聚、交流心得的地方。诗人通过描绘梅杏初开的春天和芰荷渐渐凋零的秋天,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他们在这个清幽的地方共同欣赏红蓼水和飞翔的白鹭鹚,同时也分享了诗酒的欢愉。诗人在诗的结尾提到了江枫夕,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他们在这样的时刻相聚,激发了对秋天的情感和诗意的创作。整首诗通过描绘友谊、自然景色和季节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秋天的情感,给人一种宁静、温暖的感受。

  • 《题朱四郊墅》

    菌阁平窥倚杵天,绮塍鳞隰逗春泉。谁将六国黄金印,拟换东周二顷田。

  • 《题淡山岩》

    黄公丘壑人,阅遍山水奇。晚观淡岩作,独许天下稀。我初颇未信,及到乃愧之。伟兹过奇特,骤睹心惊疑。神灵蕴幽秘,无乃弗许窥。扪苔渐深入,叹愕不自持。穹窿但一石,轇轕周四维。广容千人驺,高建五丈旂。巨势裂地轴,虚窗豁天扉。森然万幕张,郁若曾云垂。危磴过别洞,绝壁

  • 《移住别居》

    自到西川住,唯君别有情。常逢对门远,又隔一重城。

  •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鹤脰老更长,龙骨乾且奇。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因思汉武帝,求此民力疲。明明圣天子,德教加四维。蛮貊尽臣妾,县道皆羁縻。僰僮与笮马,入贡何累累。此竹日已贱,轻视如蒿藜。我年三十七,血气未全衰。况在紫微垣,动为簪笏羁。倚壁如长物,岁月

  • 《奉和御製南郊礼毕五言六韵诗》

    燔柴就陽位,烟燎达高穹。扫地鉶{左登右瓦}洁,严更鼓角雄。天心侔兑悦,皇泽比春融。帝享惟馨德,民苏解愠风。周郊四祭重,汉畤五祠同。灵贶昭玄感,神光望拜中。

  • 《南乡子》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