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近树禽垂翅,依原兽绝踪。
微遭断手足,厚毒破心胸。
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
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
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
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兰蕙本同畹,蜂蛇亦杂居。
害心俱毒螫,妖焰两吹嘘。
雷蛰吞噬止,枯焚巢穴除。
可怜相济恶,勿谓祸无馀。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虫豸诗·蛒蜂(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蛒蜂蛇蟒鱼蚁,蛇蟒卧在洞穴里,穴下有一窝蜜蜂。树上的鸟儿展开翅膀,原野中的野兽不再出现。微不足道地受到伤害,严重的毒液撕裂我的心胸。以前曾用那些招魂的诗句,怎么知道眼睛却自己碰到了麻烦。梨花开放,笑看着皇都的明月;蜜蜂飞舞,游弋在紫禁城的春天。构筑蜂窝的蜂蜡分成部队,嚼食花蕊,献给君王亲自品尝。蜜蜂的翅膀和羽毛相似,但心灵和精神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谁能知道世间之中,并非没有噬人的人存在。兰花和茉莉原本生长在同一个田野上,蜜蜂和蛇蟒也共同栖息其中。它们都具有伤害心灵的毒螫,妖艳的火焰都吹嘘着自己的力量。唯有雷击才能吞噬它们,焚烧它们的巢穴,从而消除它们的危害。可怜的是,互相帮助的邪恶依然存在,不要认为灾祸已经没有剩余。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蜂蜡和蛇蟒的形象,表达了世间万物中存在的邪恶和危险。蜜蜂和蛇蟒都具有威胁生命的力量,它们的行为都会带来伤害和毒害。诗词中提到的招魂句、梨花和蜂蜡奉献给君王等细节,暗示了邪恶力量的存在与滋生,并且它们往往隐藏在美丽和纯洁之下。诗人通过雷击和焚烧的手段来消除邪恶,但也提醒人们,即使灾祸被排除,邪恶仍然可能互相勾结,继续带来危害。
这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意象丰富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邪恶和危险的深刻认识。通过对自然界中蜜蜂和蛇蟒的描绘,诗人探讨了善恶并存的现实世界,警示人们要警觉于邪恶的存在,并通过雷击焚烧的手段来消除邪恶的威胁。整首诗词的意境凄凉而深沉,通过对自然界中的昆虫和爬行动物的描写,折射出人间的复杂和危险,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深思。
一锡南飞度碧空,宝坊遥在白云中。定知门外青松树,别后新枝已向东。
形名未立,腾兆未分。全无巴鼻,彻底浑仑。
灯火隔篱落,呼儿掩柴门。邻叟挽我衣,笑指老瓦盆。酒尽意未已,语杂情更真。嗟嗟行路难,劝我归与邻。团圞一家乐,亦足娱其亲。低头愧叟言,未语面辄頳。父昔教我书,意在为荣亲。十岁始知学,二十能为文。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年今几半百,亲老安可云。岁时一杯酒,父子
何山如幽人,道场如大家。穰穰衲子脚,刺刺骚翁牙。挟隽控寒飚,搜光蹑晨霞。危颠矫窣堵,平畴略污邪。岩泉跑虎涌,径松髯龙拿。锺梵破深寂,金碧开纷葩。修廓步屐峻,杰阁望眼赊。山势佩玦矗,湖光镜奁谺。清苕杏霭入,古弁空蒙遮。列翠不可唾,群籁无敢哗。坐我旃檀林,酌之
水边残雪照亭台,台上风襟向雪开。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南宫为羽]几事方丘,情文孔时。名出大泽,侑祭无遗。牲陈黝犊,乐备咸池。柔祗皆出,介我繁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