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

玉塞含凄见雁行,北垣新诏拜龙骧。
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
鼓角因风飘朔气,旌旗映水发秋光。
河源收地心犹壮,笑向天西万里霜。
倚天长剑截云孤,报国纵横见丈夫。
五载登坛真宰相,六重分阃正司徒。
曾闻转战平坚寇,共说题诗压腐儒。
料敌知机在方寸,不劳心力讲阴符。

作者介绍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祕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是唐代杨巨源写给太原李光颜的两首诗。诗歌以描绘北方边疆的壮丽景色和李光颜的功绩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李光颜的敬仰和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玉塞含凄见雁行,
北垣新诏拜龙骧。
弟兄间世真飞将,
貔虎归时似故乡。
鼓角因风飘朔气,
旌旗映水发秋光。
河源收地心犹壮,
笑向天西万里霜。
倚天长剑截云孤,
报国纵横见丈夫。
五载登坛真宰相,
六重分阃正司徒。
曾闻转战平坚寇,
共说题诗压腐儒。
料敌知机在方寸,
不劳心力讲阴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雄壮的景色和李光颜的功绩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李光颜的崇拜和赞美之情。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北方边疆的壮丽景色,飞雁飞过玉门关,透露着边塞凄凉之感。第二句表达了朝廷赏识李光颜的功绩,封他为龙骧将军。第三句以“弟兄间世真飞将”来称颂李光颜的英勇和忠诚,以及他回到家乡时的喜悦。第四句描绘了鼓角声在北风中飘扬,旗帜在水中映射出秋光,展现了边塞战争的壮丽场面。第五句表达了对李光颜的赞美,称他为“貔虎”,有着强大的归心力量。第六句中的“河源”指的是华山,表达了华山的雄伟壮丽和对李光颜壮志凌云的赞叹。第七句将这壮志比作寒霜,象征着李光颜的坚韧不拔。

下半首诗开始称颂李光颜的才能和地位。第九句以“倚天长剑截云孤”来形容李光颜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他报国的决心。第十句称李光颜五年内升为宰相,六度分掌朝廷重职,彰显了他的才能和地位。第十一句描述了李光颜在战场上击败敌人,同时压倒了那些经书之类的败类。最后两句表达了李光颜机智过人,不用费心讲阴符这些妖术。

这首诗以雄浑有力的笔触,描绘了北方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李光颜的功业,表达了对李光颜的崇拜和敬意。同时,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场面和李光颜的英勇才略,以及他的智慧机智,展示了当时时局和人物的伟大。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李光颜的崇拜之情,赞美了他的英雄才略和对国家的贡献。

  •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

    湖堤楼阁剧蜂房,楼上争看湖上航。万柄芙蓉清冉冉,临风新折麝脐香。

  •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

  • 《题曹舍人文龙墨竹扇禾兴同知李原缺,据清抄》

    文湖州笔欠坡诗,便面潇潇雨一枝。暑汗轻摇骨□□,□间谁识庾元规。

  • 《次韵代留别》

    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 《题苏子瞻书夫天庆观乳泉赋帖》

    苏公早闻道,文章乃其戏。乳泉出重海,作赋聊记异。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气者水之生,此语可深味。

  • 《秋晚》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谢约南柯蚁,留连左手螯。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