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渭水》

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钩。
意在静天下,岂唯食营丘。
师臣有家法,小白犹尊周。
日暮驻征策,爱兹清渭流。

作者介绍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渭水》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渭水

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钩。
意在静天下,岂唯食营丘。
师臣有家法,小白犹尊周。
日暮驻征策,爱兹清渭流。

译文:
吕叟已经八十岁,皮肤皓然,手持钓鱼竿。
他的意思是要使天下安宁,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像古时的周公一样,他有自己的家庭秩序。
日暮时,他驻足不前,沉醉于这清澈的渭水之中。

诗意:
《渭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迈的吕叟在渭水边钓鱼的情景。吕叟已经八十岁高龄,但他仍然保持着对宁静世界的向往。他的钓鱼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意在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整个社会,使天下安宁。他的品德高尚,像古代的贤臣周公一样,他在家庭中也有严格的家法。在日暮时分,吕叟驻足不前,陶醉于渭水的清澈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场景,却蕴含了深刻的诗意。吕叟的高龄并没有使他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注重自身修养和社会的安宁。他通过持钓竿这一简单的行为,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的精神追求。诗中提到的小白可能是吕叟的钓鱼伴侣,也可能是一种鱼类。无论哪种解读,它都象征着吕叟对身边事物的尊重和关爱。

诗中的渭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宁静和纯净。吕叟在日暮时驻足观看渭水流动,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态度相互融合,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确的描写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宁静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它揭示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并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珍视。这首诗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寄赠许璋少府》

    若说君高道,何人更得如。公庭唯树石,生计是琴书。诗句峭无敌,文才清有馀。不知尺水内,争滞北溟鱼。

  • 《送程正翁解官归徽州》

    夫君貌瘠中甚腴,万卷抑塞蟠胸书。文章有神贵有骨,小住金马论石渠。青云可上不自喜,却下枳棘如栖梧。勾稽五载信留滞,澹泊一意忘奔趋。心研典坟畧鞶帨,腕脱笺牍疲鸿鱼。诸公要人遍知己,争欲迎致沾波余。代来秩满不得去,恳恳至挽桓君须。平生不顾受知广,高兴忽动歌归欤。

  • 《浣溪沙》

    醉忆春山独倚楼,远山回合暮云收。波间隐隐仞归舟。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 《苦热行》

    离宫划开赤帝怒,喝出六龙奔日驭。下土熬熬若煎煮,苍生惶惶无处处。火云峥嵘焚泬寥,东皋老农肠欲焦。何当一雨苏我苗,为君击壤歌帝尧。

  • 《蝶恋花(追和东坡,时留滞富池)》

    寒雨霏霏江上路。不见书邮,病目空凝注。沙觜尽头飞白鹭。篙师指似人来处。自笑自怜还自语。钝滞如君,只合归田去。竹屋数间环B04B亩。个中自有无穷趣。

  • 《偈颂七十二首》

    利刀拈起白如霜,可惜无端成自伤。消尽少林三尺雪,古今天地只寻常。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