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亭风雪霁,斗酒留征棹。
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
偏愁欲别处,黯黯颓阳照。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照字)》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津亭风雪霁,斗酒留征棹。
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
偏愁欲别处,黯黯颓阳照。
译文:
在津亭上,风雪已经停歇,斗酒倾留着远行的船只。
星星传说着指引的方向是湘江,瑶琴演奏出多种楚国的曲调。
我心中有些忧愁,因为即将离别这个地方,黯然地照耀着衰败的夕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权德舆送别崔端公的情景。诗的开头写到津亭上风雪渐渐消散,斗酒仍留在行船的人身边,暗示了崔端公即将离开此地。接着,诗人提到星星的指引指向湘江,瑶琴奏响楚国的曲调,象征着崔端公即将前往江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和对离别之地颓败景象的黯然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音乐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崔端公离别的情感。诗中的风雪霁和斗酒留征棹,营造了一种温暖而离别的氛围。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给人以诗意深远的意象,同时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楚国文化的向往。最后两句以偏愁欲别处、黯黯颓阳照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别离之地的凄凉感受,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色彩。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艺术的意象,表达了权德舆对崔端公离别的情感,展示了唐代文人对音乐和古代楚国文化的追忆和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离别之地凄凉景象的感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