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是唐代李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
自从离开朔方返回,与郑式瞻、崔称相聚,
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
郑子周岑赞同我的想法,我们一起来到法云寺的三门避暑。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
我本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士人,从很早开始并非为了迎合外界。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我曾经误入尘世之中,因此对山水的热爱减少了。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后来来到这清凉的庐宇,门前是蒸腾的云雾和高耸的山峰。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山峰参差不齐地出现和消失,绚烂的颜色和翠绿渐渐昏暗。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
清凉的微风远远地吹来,经过这片茂密的树木的顶端。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这些杰出的文人墨客,心胸豁达,远离烦恼困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沿着山川游玩,水中的鱼儿穿梭,树阴下的飞鸟休憩。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追求物质是无穷无尽的,唯有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词展现了李益在法云寺避暑的心境和感受。他以自己放浪不羁的身份来到法云寺,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在这里,他欣赏着山水之美,感受着清凉的微风,与志同道合的文人交流,体验着宁静和平和。诗中透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物质追求的冷漠,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的重要性。整首诗以优美的描写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李益在法云寺避暑时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
贤者非无心,园夫自临课。艺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青葱春茹擢,皎洁秋英堕。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难和。
皇仪有炜,彩升次升。沈沈邃殿,穆穆天延。坤德深隆,皇图永宁。咨尔延臣,揶齐以登。
八年两唤浙江船,吴越青山相对妍。长愧主恩难报答,不知人事几推迁。香浮菊桂秋将暮,景迫桑榆岁可怜。荒县今宵孤馆梦,四千里外楚云边。
钜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祗相宜。还收北伐六奇计,归作东游五胜诗。千里云山通梦想,十年笑语隔心期。拟凭浩荡长江水,日落烟寒寄所思。
始托得其地,中伤乖所天。心犹持七戒,教不废三迁。大本中孚卦,繁文内则篇。区区彤史笔,未足远其传。
红红白白两铜瓶,软饱相看眼倍明。脔肉自能知鼎味,底寻酒海与花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