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
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
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
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诗词《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中文译文:
山阴老僧解楞伽,
颍阳归客远相过。
烟深草湿昨夜雨,
雨后秋风渡漕河。
空山终日尘事少,
平郊远见行人小。
尚书碛上黄昏钟,
别驾渡头一归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偃师东和韩樽两位游子与景云晖上人一起的行程和感受。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老僧解释《楞伽经》的场景,也描绘了一个遥远的游子与僧人相遇的场景。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这里的颍阳指代作者自己,他是颍阳人,归来的客人。
随后的两句描绘了昨夜的雨,烟雾笼罩着山地,草地潮湿,秋风吹过漕河。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空山中尘事少,平原上行人稀少,平郊远处的行人看起来很小。这部分表达了一个孤寂和宁静的景象,也暗含了游子们远离尘嚣,返归自然的心境。
最后的两句描绘了尚书碛上黄昏的钟声,一只归鸟从渡头飞过。这里用黄昏的钟声和归鸟的形象来隐喻游子们的归程,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思念和归属。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河之美,远离尘嚣之境,以及对归途的思念,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故乡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