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
明皇重士亦如此,忽怪褚生何得还。
方称羽猎赋,未拜兰台职。
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
朝朝待诏青锁闱,中有万年之树蓬莱池。
世人仰望栖此地,生独徘徊意何为。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间星岁改。
藏书壁中苔半侵,洗药泉中月还在。
春风饮饯灞陵原,莫厌归来朝市喧。
不见东方朔,避世从容金马门。

作者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运用了深情表达,描绘了一个士人怀念故乡山水的情感。

诗中褚校书是指宰相褚遂良的次子,他在朝廷中担任官职,却忽然回到了故乡。诗人以“握珠不返泉,匣玉不归山”来形容褚校书离开朝廷返回故乡的情景,意指他舍弃了珍贵的机会和权力,选择回归山水之间。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褚校书职位尚未得到重用,但他却保存着已经失传的古书,彰显了他不拘礼度的品性和对自然山川的钟爱。

诗的后面几句表达了诗人和世人对褚校书选择回归故乡的向往,他们赞叹褚校书可以归隐于世,生活在如蓬莱仙境般美好的地方。而诗人自己则在想象着这个场景,他羡慕褚校书能够去意已决地向往故乡风景,与世俗的繁忙相隔。

最后几句诗中描述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和心情。他忍不住怀念起自己堆满了藏书的书房,思考着如何将故乡美景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他描述了古书已经沾满了青苔,而清泉仍在月光下流淌。他向往着回到故乡的春天,不再嫌弃喧嚣的朝市。最后一句表达了他自愿逃避世俗,宁愿一直留在故乡不见世间繁华。

整首诗虽以送别褚校书为背景,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川的思念和追溯自己的归属感。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对比和感慨,展现了唐代士人对故乡和自然的向往之情,反映了他们的境遇和精神追求。

  • 《吴姬曲五首》

    吴姬来,吴船荡漾湖花开。隔堤迎笑欲飞举,不用少年多浆催。问君青春得几许,看取架上红玫瑰。

  • 《对月怀秉文》

    有此佳风月,溪上更复奇。山阴应接际,赤壁诵歌时。恨子不同载,写怀聊作诗。平生三五夕,咫尺又乖期。

  • 《不饮》

    蒲团藜杖屋三间,世故真成触与蛮。但有云山供送目,沈无尊酒亦开颜。吴宫雪伫鹤翎散,历社风荷象鼻弯。老子何曾持入梦,百年鼎鼎鬓毛班。

  • 《经贺监旧居》

    不恋明皇宠,归来镜水隅。道装汀鹤识,春醉钓人扶。逐朵云如吐,成行雁侣驱。兰亭名景在,踪迹未为孤。

  • 《题秦系山人丽句亭》

    独将诗教领诸生,但看青山不爱名。满院竹声堪愈疾,乱床花片足忘情。

  • 《御筵送邓王》

    禁里秋乐队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