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长河曲,离心共渺然。
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
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
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春草长河曲,
离心共渺然。
方收汉家俸,
独向汶阳田。
鸟雀空城在,
榛芜旧路迁。
山东征战苦,
几处有人烟。
【中文译文】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春草丛生在长河弯曲处,
心中的离愁像波涛般无限遥远。
他将从汉官府领到俸禄,
我却要独自离开回到汶阳的田地。
城中的鸟儿和小动物们在茂密的丛林间自由飞翔,
丛林中的植物已经挤压了旧路的踪迹。
山东地区的战乱痛苦不堪,
只有几处地方还有人烟。
【诗意】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用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了忠诚于国家职责的判官和世事变迁的对比。
诗人首先描述了春天草木葱茏的景象,表现出一片太平安宁的景象。但是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判官被调往河南,在俸禄的收入来源上多了一个新途径,而自己却只能回到农田中务农,生活的境遇有了差距。这一对比表现了主仆二人离别后各自命运的分道扬镳。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城市中空荡荡的情景,以及丛林中植物生长茂盛,道出了城市的昔日繁华已经消逝,而野草却繁茂起来的景象。这可以理解为时光荏苒,世事变迁,一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已经被遗弃,而自然界却依然昌盛。
最后,诗人通过表达山东地区的战乱,描绘出那里的苦难景象,以及只有极少地方还有人烟的现状。这体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关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判官和自己生活差距的描述,描绘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和世事变迁的无常性,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赏析】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社会现象的关切。诗中的虚实结合,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且感人的画面。诗人以自己和判官的对比,展现出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唤起了读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通过城市衰败和战乱的描写,诗人传递出对时代变迁的思索和纷乱的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触动人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风景的敏锐观察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认识。
一锡南飞度碧空,宝坊遥在白云中。定知门外青松树,别后新枝已向东。
形名未立,腾兆未分。全无巴鼻,彻底浑仑。
灯火隔篱落,呼儿掩柴门。邻叟挽我衣,笑指老瓦盆。酒尽意未已,语杂情更真。嗟嗟行路难,劝我归与邻。团圞一家乐,亦足娱其亲。低头愧叟言,未语面辄頳。父昔教我书,意在为荣亲。十岁始知学,二十能为文。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年今几半百,亲老安可云。岁时一杯酒,父子
何山如幽人,道场如大家。穰穰衲子脚,刺刺骚翁牙。挟隽控寒飚,搜光蹑晨霞。危颠矫窣堵,平畴略污邪。岩泉跑虎涌,径松髯龙拿。锺梵破深寂,金碧开纷葩。修廓步屐峻,杰阁望眼赊。山势佩玦矗,湖光镜奁谺。清苕杏霭入,古弁空蒙遮。列翠不可唾,群籁无敢哗。坐我旃檀林,酌之
水边残雪照亭台,台上风襟向雪开。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南宫为羽]几事方丘,情文孔时。名出大泽,侑祭无遗。牲陈黝犊,乐备咸池。柔祗皆出,介我繁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