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谁是知非便肯休,空言大道眼前头。
惟思利已浮名重,岂信功高入品流。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是知非便肯休,
空言大道眼前头。
惟思利已浮名重,
岂信功高入品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质疑和思考。诗人询问,有谁明白世事并非如此简单,却愿意放弃追求功名利禄?他认为,各种空洞的言辞和理论只是虚幻的,真正重要的是眼前的实际情况。然而,人们却常常思考个人的私利和追求虚荣,不太相信真正的才干和品德能够被真实地认可。

赏析:
《缘识》这首诗词体现了宋太宗对功名利禄之虚妄的深思熟虑。诗人以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思考,谁能够意识到追求功名利禄的空虚,并主动选择放弃?他认为口头上的伟大理想和道德高尚只是一种虚幻,真正重要的是面对眼前的现实。人们常常陷入私利和虚荣的思考中,对真正的才能和品德产生怀疑。这首诗词提醒人们要审视功名利禄的价值,以及追求个人利益与追求真理的关系。

在宋太宗的这首诗词中,他对功名利禄的怀疑态度,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展示了一个皇帝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种思考超越了个人的权力和地位,表达了对人们追求虚幻目标的警示。通过深入思考这首诗词,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评价他人的标准,从而更好地理解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 《赠弟士龙诗》

    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指途悲有余。临觞欢不足。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安得携手俱。契阔成騑服。

  • 《偈颂二百零五首》

    阴阳爻象此为宗,杀活机头看变通。玉女退身功后位,木人引步异中同。一尘不受能虚廓,万像无遗却混融。借得因缘成现用,玲珑八面尽家风。

  • 《黄家洲客舍留别》

    数载俱流落,相逢鬓已秋。生涯同寂寞,书剑只淹留。沙阔随天尽,江平带日流。别离殊不惬,回首思悠悠。

  • 《自彭蠡湖初入江》

    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上来群噪鸟,中去独行舟。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于役复何求。

  • 《戏周默》

    骄阳为戾已成灾,赖有开筵周秀才。莫道上天无感应,故教风雨一齐来。

  • 《煌煌京洛行》

    圣君垂衣裳,荡荡若朝旭。大观无遗物,四夷来率服。清晨回北极,紫气盖黄屋。双阙耸双鳌,九门如川渎。梯山航海至,昼夜车相续。我恐红尘深,变为黄河曲。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