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照疲蹇,茅茨葺未成。
觇梅天气好,卧雪梦魂清。
叶脱悬星大,豀长去火明。
诗翁如退将,谁守五言城。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和亦翁韵》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斜日照疲蹇,
茅茨葺未成。
觇梅天气好,
卧雪梦魂清。
叶脱悬星大,
豀长去火明。
诗翁如退将,
谁守五言城。
中文译文:
夕阳斜斜地照耳聋眼花,
茅茨屋顶尚未全部修葺完毕。
凝视着梅花,天气晴好,
躺在雪地上,梦中心灵清明。
树叶脱落后星光明亮,宵禽不再歌唱,
秋豪已离去,炊烟渐渐消散。
作诗的老翁似乎要告别了,
留下谁来守护这五言诗的城池呢?
诗意和赏析:
《和亦翁韵》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词的第一句“斜日照疲蹇”,描绘了夕阳斜斜地照射在身体疲惫、步履蹒跚的老人身上,暗示着作者自己的衰老和衰弱。第二句“茅茨葺未成”,表达了作者尚未完成自己的心愿和理想,暗示了未竟的事业与遗憾。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情景。作者凝视着梅花,感叹天气晴好,同时他躺在雪地上,染上一份纯净与清明。这种冷静、宁静的状态在诗词中暗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沉思与思考,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世俗的超越与追求内在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叶子脱落后,星光更加明亮,暗示了秋季的来临,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其中的“豀长去火明”一句,可理解为秋豪(豀)已离去,炊烟渐渐消散,暗示了作者对于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和热闹的景象的怀念。
整首诗词以“诗翁如退将,谁守五言城”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逐渐老去的感慨和对于后人继承文化传统的担忧。五言城象征着文化传统和诗词艺术,诗翁即指作者自己,意味着他已经将要告别这个世界,留下的是一个问题,也是对后人的期待,即谁来继承并守护这个文化的瑰宝。
《和亦翁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流转、生命的短暂以及文化传承的关切。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忧愁和深沉的氛围,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有诗倚竹猿猱迳,无梦排云虎豹关。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閒。
十年三退卧吾庐,解组归来始定居。数亩家园荒杞菊,一池秋水拂龟鱼。临花对月难忘酒,咏古怀贤不废书。更欲两忘真俗累,逍遥常御白牛车。
忆昔儿时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戏车。两岁读书未离乳,书罢寻乳犹归家。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只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夜来忽梦如儿年,阿保携抱慈母怜。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
念昔幽居久,幽怀剧岁残。茅亭因雪过,沙渚与鸥寒。暂喜凉尘息,将愁秦树单。六花如结子,孤客鬓边看。
仙人去已久,我来经南山。丹灶今已没,白云长自闲。风吹桂枝绿,雨落桃花斑。空传负薪句,沽酒何时还。
忍置一茅舍,空闲丛竹傍。限归憎月闰,乞梦愿更长。草合深埋径,苔知自过墙。还怜挂瓢树,到日叶俱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