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用韵寄胡元鲁因梅所袖达》

雨后月明,如醉而醒。
不见其形,但见其影。
我梦初回,非曙非暝。
道人无言,起舞弄景。
永鸟无声,一鹤自警。
清风南来,露坠炯炯。
我病不饮,酌此清冷。
超然顿悟,九万俄顷。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雨后月明起坐戏成》是宋代舒岳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后月明,如同从醉态中苏醒。看不见月亮的形状,只看到它的倩影。我初次回到梦境,不分清晨与黄昏。道士无需言语,起舞演绎美景。永远寂静的鸟儿,一只孤独的仙鹤自警。清风从南方吹来,露水晶莹剔透。我病重无法饮酒,只倒满这清冷的杯子。超然的境界顿然觉悟,九万亩的田地瞬间呈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后月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从一种迷茫状态中清醒过来的心境。诗人无法直接看到月亮,只能看到它的倩影,这种模糊的感觉象征着诗人在迷惘中逐渐寻找到了方向。他回到梦境,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都无法分辨,这表明他的思绪在梦与醒之间游离。道士起舞弄景,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使诗人感到愉悦和欣赏。而鸟儿无声,仙鹤自警,以及清风和露水的描绘,都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清凉的氛围。

诗人自述病重,无法饮酒,但他却用这杯清冷的饮料来酌受自然的美好。这表现了诗人超然的心态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在这种超然的状态下,诗人突然觉悟,九万亩的田地一下子展现在他眼前。这里的九万亩可以理解为广阔而辽远的境界,诗人通过这种顿悟,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地。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超脱世俗的追求。通过模糊的月亮、梦境的模糊界限以及超然的境界,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思考和境界的抒发。整首诗词意境清新,富有哲理,给人以静谧和美好的感受。

  • 《从军诗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

    万壑奔流下,千山紫翠连。帆飞三峡雨,人入九秋天。客路浮云外,归心落日前。吾生犹未已,江汉是余年。

  • 《古意》

    青松独受命,停雪待阳春。一遇樵人斧,同成朴樕薪。

  • 《读史七首》

    厥初开闢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

  • 《临江仙(秋日有感)》

    枫叶白苹秋未老,晚风吹泛轻舶。青山沥沥水茫茫。情随流水远,恨逐暮山长。一点相思千点泪,眼前无限情伤,佳人犹自捧离觞。阳关休唱彻,唱彻断人肠。

  • 《送毛伯温》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 《和李绅助教不赴看花》

    笑辞聘礼深坊住,门馆长闲似退居。太学官资清品秩,高人公事说经书。年华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疏。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