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山居好,新凉读旧书。
黍馨秋社祭,灯灿夜滩渔。
茄摘收花后,瓜尝脱蒂初。
早田三得雨,一饱解忧虞。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秋日山居好十首》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日山居好,
在秋天的山居非常美好,
新凉读旧书。
感受到初秋的凉爽,品读古老的书籍。
黍馨秋社祭,
黍米的香气飘散在秋日的祭祀中,
灯灿夜滩渔。
夜晚的灯光照亮了滩上的渔民。
茄摘收花后,
摘下茄子,收获了花果之后,
瓜尝脱蒂初。
品尝着刚刚脱离蒂部的瓜果。
早田三得雨,
早晨的田地得到了三次降雨,
一饱解忧虞。
给人们带来了充足的粮食,解除了忧虑和担忧。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山居的美好景象。作者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山居中的愉悦心情。他品味着秋日的凉爽,读着古书,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厚重。他还描述了秋日祭祀的场景,黍米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灯光点亮了夜晚的滩上,渔民在渔火辉映下忙碌着。接着,作者又描述了收获的喜悦,摘下茄子,收获了花果,品尝着新鲜的瓜果。最后,他提到田地得到了三次降雨,给人们带来了丰收,解除了忧虑和担忧。
这首诗词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在山居中所体验到的秋日美好。通过描绘田园景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示了丰收和安宁的幸福感。整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秋日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传承的思考,通过读旧书、黍馨秋社祭等细节,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秋日山居的宁静与欢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湖堤楼阁剧蜂房,楼上争看湖上航。万柄芙蓉清冉冉,临风新折麝脐香。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
文湖州笔欠坡诗,便面潇潇雨一枝。暑汗轻摇骨□□,□间谁识庾元规。
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苏公早闻道,文章乃其戏。乳泉出重海,作赋聊记异。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气者水之生,此语可深味。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谢约南柯蚁,留连左手螯。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