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人夜半穿靴去,得意生身无住处。
妙用难传妄想立,知君未解通方句。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十玄谈·回机》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人夜半穿靴去,
得意生身无住处。
妙用难传妄想立,
知君未解通方句。
中文译文:
木制人形夜半穿着靴子出门去,
满怀得意,生命无定所在。
巧妙的应用难以传承,妄想得以实现,
我知道你还未领悟通透其中的方言句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观察。"木人夜半穿靴去"是诗中的开篇句,它描绘了一个木制人形夜间穿着靴子离开,这里的木人可以视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木人"的行动暗示了追求和探索的决心,而"夜半穿靴去"则体现了一种不拘常规、勇于冒险的精神。
"得意生身无住处"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态。诗人认为,只有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突破传统束缚的过程中,生命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这种境界不是局限于物质的满足,而是对于精神追求的满意和自我实现的体现。
"妙用难传妄想立"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和创新是难以传承的。作者认为,巧妙的应用和独特的想法很难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这或许是对于作者自身经历和体验的反思,也是对于创造力和独特思维的一种赞美。
"知君未解通方句"表达了作者对读者的期望。作者认为,读者还未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和深意,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领悟。这种语句的构造和用词方式被称为"通方句",暗示了诗人意图传达的深度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颂十玄谈·回机》这首诗词通过象征性的描写和寓言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探索、个人实现和创造力的思考和追求。它鼓励人们勇于突破常规,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在追求中寻找生命的归属和价值。
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单于吹尽五更风。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儿童问我今何在。烟雨楼台改。江山画出古今愁。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
群莺乱飞春昼长,极目千里春草香。幽人自煮蟹眼汤,茶瓯影里见山光。欣然药囿聊步屧,戏随蜜蜂与蝴蝶。杨花糁迳白於雪,桃花夹迳红於襭。
开雪峰口,出睦州气。袖手俨然,眈眈虎视。我说是言,有语无义。石火电光,咄哉钝滞。伽梨勃窣知是谁,有人续得末后句,许尔亲见渠侬。
金盘晓日融春露,黼帐鲜云荫瑞香。圣寿永同天地久,南山何足比延长。
鼓屴崱,峰顶特。穷岛夷,頫封域。屏闽东,拱辰北。岁辛亥,帝司赤。竦绅烈,从陗陟。搴若华,揖瑶极。呵蜚霆,蹴鳌脊。披霄根,殚目力。高者仰,深必惕。谨其至,惟古则。
六七十里不为远,百书不如一会面。之子相期十日间,要与梅花并相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