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十玄谈·玄机》

岂与尘机作击留,有为何日得功周。
除非无我无不见,体用全通得自由。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十玄谈·玄机》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烦忧的思想,强调了无我和自由的境界。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何必留连于尘世的忙乱中,
有何时能够实现功绩的完美。
除非我们能够超越个体的局限,
全然通达体用,获得真正的自由。

诗意:
这首诗词表现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纷扰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有摆脱个体的束缚,超越个人欲望和成见,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并达到心灵的解放。

赏析:
《颂十玄谈·玄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传达了作者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首句“何必留连于尘世的忙乱中”表达了对尘世俗务的厌倦,希望能够超越这些琐碎的事物。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何时能够实现功绩的完美”,暗示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认为,只有超越功利和成就的追求,才能找到真正的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除非我们能够超越个体的局限,全然通达体用,获得真正的自由”,更是突出了作者对超越个人自我的重视。他认为只有摆脱个体的限制,超越自我欲望和成见,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外在的束缚解脱,而是内心的解放和超越。

整首诗词透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传递了对超越尘世烦忧的向往,强调了无我和自由的境界。它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提醒我们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解放,超越功利和成见,寻找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 《醉桃源》

    东风阑槛两三亭,游人步晚晴。蜂回蝶转得能轻。忽然春意生。花未老,酒须倾。劝君休独醒。古来我辈最钟情,举头百舌声。

  • 《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其三守岁》

    於菟绝绳去,顾兔追龙蛇。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嗟我地上人,岂复奈尔何。未去不自闲,将去乃喧哗。天上驱兽官,为君肯停檛。鲁阳挥长戈,日车果再斜。酾酒劝尔醉,期尔蹔蹉跎。偕醉遣尔去,寿考自足夸。

  • 《十一月五日锁学士院》

    楼头禁鼓试初挝,催草江淮督使麻。落纸一帘风雨疾,不知斜墨阵翻鸦。

  • 《送寅乙上人归蜀》

    南方展转扣西来,口欲谈而擘不开。乙马三寅领将去,溪边婆子笑咍咍。

  • 《暮春即事》

    杨柳楼前白鼻騧,金鞍被了唤名娃。重帘深处无风雨,肯信春寒瘦杏花。

  • 《雨喜客过》

    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故人念端居,牢落如槁木。高轩过穷巷,下马想慰沃。载酒酡杨颜,课饭饱桑腹。日暮从者散,还寻旧书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