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巖(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爲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謚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新秋二首》是宋代杜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秋的行进快速而无情,清凉的气息已经渗透到皮肤之中。翠绿的天空和蓝色的水面相互映衬,淡淡的雾霭就像苍烟一样,既有存在又似乎不存在。风和露已经带来了悲伤和凄凉,但菰蒲(一种水生植物)却似乎要安慰这一切。谁会将霜冻覆盖在竹子上,横云之外,仿佛有悲伤和仇恨的声音一同传来。
诗词中描绘了新秋的景象和情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示了秋天的脸色和气息,无情而迅速。翠绿的天空和蓝色的水面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清新的画面。淡淡的雾霭给人一种苍烟迷茫的感觉,既有存在又似乎不存在。风和露带来了悲伤和凄凉的氛围,但菰蒲的出现似乎要给人一丝安慰。最后,作者通过描绘霜冻覆盖在竹子上的景象,横云之外仿佛传来悲伤和仇恨的声音,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整首诗词以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作者把内心的情感和外部世界相融合,展示了对季节转换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景物的运用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的张力,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曾倚沉香作好妆,竹篱茅屋肯深藏。天寒翠袖留空谷,岁晚长眉闭上阳。投辖尚能来好事,着鞭应恐并馀芳。广平赋罢诗肩瘦,不为梅花恼石肠。
侍郎赠我六尺騟,矫矫龙性天骨殊。四蹄铁立目电闪,此其壮志畏长驱。牵来细观问厮养,何物有此权奇状。为言此是古孙龙,往往得之沙塞上。森张雾鬣{左石右畏}礌鬃,萧稍骏尾摇朔风。冰河蹙裂蹄甲锐,竹批两耳双方瞳。向时淮西屡战胜,曾驮猛士敲金镫。帐前欲得不敢言,空悬宝珠
被发袒肩,全身入草。是真文殊,何须恁麽。手里底拈不出,觑不破。七佛之师,败缺不少。
邮亭草草置盘盂,买果煎蔬便有余。自许白云终醉死,不论黄纸有除书。角巾垫雨蝉声外,细葛含风日落初。行遍天涯身尚健,却嫌陶令爱吾庐。
能以一切声闻佛,能以法忍出世法。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盘自饶益。伏住泥沙观止水,中有菩萨清凉月。无明风起作浪波,方会如来同觉海。
彭泽归来我自安,壶中尤觉太虚宽。世间万事都忘尽,只有公盟不敢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