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斗牛山登高》

佳节一消忧,携壶上斗牛。
乾坤有今日,江汉自东流。
乱后不多菊,看来无限秋。
凭高未能已,更为夕阳留。

作者介绍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歷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斗牛山登高》是宋代诗人陈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佳节一过消除了忧愁,我带着酒壶登上斗牛山。
天地间正是今天的景象,江汉之水自东方流淌。
战乱过后菊花稀少,但我看到了无尽的秋色。
站在高处,心中仍不满足,更想让夕阳停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陈杰在斗牛山登高时的心境。他在佳节过后的一天,带着酒壶来到斗牛山,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他感叹现实世界的变迁,同时对江汉之水东流不息的景象心生感慨。尽管战乱过后,菊花凋谢,但他依然能够感受到无限的秋意。登上山巅虽然令他心满意足,但他更希望夕阳停留,永远留住美好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以斗牛山为舞台,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触动和思考。诗中的斗牛山被赋予象征意义,代表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现实的向往。

诗词的开篇表达了佳节过后的消除忧愁的心情,传达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的愉悦和释放。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乾坤有今日、江汉自东流的景象,反映了时光变迁和人事无常的触动。战乱过后菊花稀少,体现了社会动荡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然而,诗人依然能够从秋天中感受到无限的美好。

诗词的结尾以凭高未能已和夕阳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诗人站在高处,虽然心中充满了满足感,但他对美好时刻的向往却仍未能止步,希望夕阳能够停留,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抒发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通过山巅登高的场景,诗人以自然景色为素材,寄托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以及对美好时刻的感慨和珍惜。

  • 《留侯庙下作》

    貌如女子心如铁,五世相韩韩已灭。家童三百不足使,仓海君初去相结。秦皇东从博浪过,力士袖椎同决烈。晓入沙中风正昏,误击副车搜迹绝。亡命下邳圯上游,老父堕履意未别。顾谓孺子下取之,心始不平终折节。舒足既受笑且去,行及里所还可说。可教後当五日来,三返其期付书阅。

  • 《贺圣朝(道中闻子规)》

    征鞍南去天涯路。青山无数。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凄然推枕,难寻新梦,忍听伊言语。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

  • 《畴依》

    恭惟道统,一绝千载。何绝之久,何续之易。师友之盛,东南洋洋。曰尹曰谢,曰游曰杨。

  • 《满江红(吴江秋夜)》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吹铁笛,鸣金鼓。丝玉脍,倾香醑。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如许。

  • 《惟寅徵君踏雨过林馆为留终日因诵近赋绝句三》

    晚风吹雨过林庐,柿叶飘红手自书。无限萧条江海意,一尊相对忆鲈鱼。

  • 《句》

    西梁万里何时到,争似怀沙入九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