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年逾古希须发并白惟眉玄如初》

种种闲愁先上眉,愁应白早不应迟。
定知白了愁谁管,直到无愁是白时。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作品评述

《年逾古希须发并白惟眉玄如初》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这首诗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百态中的愁绪和岁月的痕迹。接下来,我将为您提供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年纪已经逾及古稀,头发渐渐变得白皑皑,
唯有眉毛依然苍黑如初。

诗意:
这首诗以一位年事已高的人为主人公,表达了他心头的闲愁和岁月的沉淀。诗中的眉毛是作者寄托情感的象征,通过描述眉毛的颜色和岁月的痕迹,展现了岁月无情的变迁和人生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头发逐渐变白而眉毛依然苍黑的形象,反映了时间的飞逝和岁月的沉淀。作者以“闲愁”作为诗的开头,暗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忧愁和烦恼。他认为忧愁应该及早地放下,而不是拖延到白发的时候。诗中的“愁应白早不应迟”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警示。然而,诗人也意味深长地指出,即使我们意识到了忧愁的存在并努力解脱,也并非那么容易,因为“定知白了愁谁管”。最终,只有当我们达到无忧无虑的状态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晚年,即“直到无愁是白时”。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和智慧的思索。

这首诗以深邃的思想和婉约的表达方式,勾勒出一个老年人在岁月中的心境。通过对愁绪和时光的描绘,诗人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唤起了对于人生意义和快乐的思索。这首诗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并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