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风吹冻冰人须,老梅着花明矮篱。
黄芦萧萧白雁落,野树历历青猿啼。
旗亭有酒味苦短,地炉湿薪烟粗暖。
五陵狎客不下楼,红金火阁玻璃盌。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棠渡初雪》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风吹冻冰人须,
寒冷的风吹动着冻结的冰,人们需加衣保暖,
这句描绘了冰雪的严寒,暗示了寒冷冬季的到来。
老梅着花明矮篱。
老梅花盛开,照亮了矮篱,
这句表达了冬季中仍有梅花开放的景象,寓意着坚韧、顽强和希望。
黄芦萧萧白雁落,
黄色的芦苇声声作响,白色的雁儿飞落,
这句描绘了冬季中黄色芦苇和白雁的景象,呈现出冬天的凄凉和孤寂。
野树历历青猿啼。
野树苍翠,青猿哀鸣,
这句以野外的树木和猿猴的啼声为背景,展示了寒冷季节中大自然的声音和动态。
旗亭有酒味苦短,
旗亭里的酒香苦涩短暂,
这句描绘了旗亭中苦涩而短暂的酒宴,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酒宴的离别。
地炉湿薪烟粗暖。
地炉湿漉漉的柴火冒着粗烟温暖着,
这句通过形容地炉中湿漉漉的柴火冒着粗烟的景象,传达了寒冷冬日里的温暖和舒适。
五陵狎客不下楼,
五陵地区的朋友们不下楼来作客,
这句描绘了五陵地区的人们因为恶劣的天气而不愿外出,反映了冬季的寂静和清冷。
红金火阁玻璃盌。
红色和金色的火光照亮了阁楼中的玻璃杯,
这句以阁楼里红色和金色的火光照亮玻璃杯为背景,表达了冬季中室内温暖的场景。
《棠渡初雪》通过描绘冰雪的寒冷、梅花的坚韧、芦苇和雁儿的凄凉、野树和猿猴的声音、酒宴的短暂、地炉的温暖、五陵地区的寂静以及红色和金色火光的温馨,展现了寒冷冬季的景象和人们在其中的情感体验。整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冬季的世界,感受其中的寒冷、孤寂和温暖,同时也传递了对生命坚韧和希望的思考。
江山客思满,云水稻田空。日坞悬秋实,霜林坠晚红。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功被环宇,处蟲之灵。有神司之,以生以成。典礼有初,祀事讲明。孔盖翠旌,降集于庭。
径竹烟横素,庭莎露缀珠。
守地难越境,吊生宁及哀。自伤转蓬远,莫致束刍来。惨日熙夏屋,悲风号夜台。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
两月巴陵郡,搜诗朝暮间。空能饮江水,恨不上君山。昔者闻何至,今焉兴尽还。才名或遭骂,坎轲分低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