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
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
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
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风雨种竹》是明代文人李东阳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风雨中种植竹子的情景,并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的中文译文:
石栏沙路雨声干,
为欠萧萧一两竿。
深带土膏从地底,
暝移茅屋过江干。
方于辰日依时种,
影待晴天拂翠看。
试倚蓬窗听疏密,
布袍沾尽不知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实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景象,诗人站在石栏上,路上的沙土已经被雨声冲刷干净。诗人心中渴望种植一两竿竹子,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然而,诗人并不放弃,他深深扎入土壤中,等待着黄昏时分移动茅屋过江去种植竹子。在辰时(早晨)时分,诗人依时开始种植,等待着晴天时竹影摇曳,翠绿的景象。他试着靠在蓬窗上,倾听竹叶的疏密声响,而他的布袍也因为专注于种植,而不觉得寒冷。
这首诗词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尽管面临风雨和困难,诗人仍然坚持种植竹子,并期待竹子成长的美好时刻。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李东阳的艺术才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表达,他将读者带入了这个种植竹子的场景,并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子入天台我入闽,归来又见六番春。雁书乏便通巡道,鹤劲长延望叔伦。吃药未逢医国手,听琴谁见赏音人。年业屡作江湖梦,细嚼君诗当问津。
年光岂不好,老境独无欢。百步未为远,一尊聊自宽。泽枯波尚绿,霜薄叶初丹。矫首问来雁:中原应苦寒?
爝火初经一线开,宝盘终日自萦回。也知物理关人事,历尽崎岖心始灰。
烟水苍苍古渡头,神鸦噪罢缆方收。泊舟凫渚鸥汀晚,夜入兰宫桂殿秋。绿苇黄芦悲落日,白苹红蓼闹沧洲。冥冥千古今如梦,浩浩长江不管愁。雁阵归时云似幕,风樯高处月如钩。惊涛飞起银花舞,万顷寒光十二楼。
金园宝刹半长沙,烧劫旁延一万家。楼殿纵随烟焰去,火中何处出莲花。
和诗韩国老,见比以宣尼。引彼返鲁事,指予来西畿。日星功夫大,麋鹿分同微。华衮承褒借,将何答所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