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因前定漫驱驰,谙尽人间合似痴。
万卷经纶大儒业,一生忠愤上天知。
长安又见垂杨老,淮甸将兴故因悲。
鸡彘竹篱归梦否,会閒方称是男儿。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送陈同父》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该诗曾被收录于《全宋诗》中。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事因前定漫驱驰,
谙尽人间合似痴。
万卷经纶大儒业,
一生忠愤上天知。
长安又见垂杨老,
淮甸将兴故因悲。
鸡彘竹篱归梦否,
会閒方称是男儿。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送别陈同父的场景和内心感受。诗人认为人的命运早已注定,不论怎样奋斗,都无法改变。他在一生中经历了许多事情,深知世间的荣辱得失都像是一场痴人的游戏。尽管他在学问上有许多成就,但他忠诚和愤怒的心意只有上天才能明了。当他再次回到长安时,看到垂老的杨树,心中充满了悲伤。他对淮甸的兴衰感到悲痛,因为那里的变故是他早已预料到的。他在归家的路上,看到了鸡和猪,以及竹篱,这些景象让他怀疑自己是否只是在做梦。他希望有机会闲适地享受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男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他对世间的一切都保持着淡泊的态度,认为人生的得失荣辱都是一场游戏,不值得过分追求。他在描述自己的学问成就时,使用了“万卷经纶大儒业”的形容词,展现了他在学问上的丰硕成果。然而,他认为真正的忠诚和愤怒只有上天才能理解,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长安和淮甸分别象征了历史的兴衰和变迁,诗人对这些变故感到痛心和悲伤。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享受生命的美好,这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和价值观。
整首诗在简洁明了的语言中,通过对命运、学问、忠诚和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它以平实的笔调和朴素的情感,触动人心,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圣明朝,旷典乘秋举。大飨本仁祖。九室八牖四户。敕躬齐戒格堪舆。盛牲实俎。并侑总稽古。玉露乍肃天宇。冰轮下照金铺。燎烟嘘呼。郁尊香,云门舞。仿佛翔坐,灵心咸嘉娱。众星俞美,光属照熉珠。清晓御丹凤,湛恩遍浃率溥。欢声雷动岳镇呼。徐命法驾,万骑花盈路。献胙慈极,
失羣寒鴈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何处更求回日驭,此中兼有上天梯。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
保福借水献花,这僧白日迷路。南山门下,总是粗心底。只是不敢说著,小慈妨大慈。
欲爱生诸秽,俱盛一草囊。应从持犯入,当发紫金光。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理汪罔骨应存。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