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岩隈萧寺得跻攀,数翠邀岚不复难。
已向城中专一壑,更须随处款青山。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诗词:《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朝代:宋代
作者:张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镃所作,题目是《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该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间静谧、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随处寻觅山林的向往之情。

诗中第一句“岩隈萧寺得跻攀”,描绘了诗人攀登险峻山峦,抵达了幽静的庙宇。这里的“岩隈”指山峰间的峭壁,而“萧寺”则是一个荒僻的寺庙。通过描绘这样的环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克服困难,登上高山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句“数翠邀岚不复难”,描绘了山中的景色,翠绿的树木和飘渺的云雾相互交织,形成了美丽的景观。这里的“翠”指山间的绿色,而“岚”则指山间的云雾。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色,诗人表达了在山中寻觅美景的愉悦和轻松。

第三句“已向城中专一壑”,意味着诗人已经将注意力从城市的喧嚣转移到了山间的一处幽谷。这里的“壑”指山间的沟谷。诗人将自己的专注点从城市转移至山间,表达了追求宁静和内心净化的愿望。

最后一句“更须随处款青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到山的美丽和宁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峦的险峻、翠绿的树木、飘渺的云雾和幽谷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感受到了山水的妙趣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读这首诗,可以让人联想到在喧嚣的城市中寻找片刻的宁静,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自然的美好。

  • 《寄戴石屏》

    子入天台我入闽,归来又见六番春。雁书乏便通巡道,鹤劲长延望叔伦。吃药未逢医国手,听琴谁见赏音人。年业屡作江湖梦,细嚼君诗当问津。

  • 《自东冈缭出舍北》

    年光岂不好,老境独无欢。百步未为远,一尊聊自宽。泽枯波尚绿,霜薄叶初丹。矫首问来雁:中原应苦寒?

  • 《颂古五十五首》

    爝火初经一线开,宝盘终日自萦回。也知物理关人事,历尽崎岖心始灰。

  • 《捲雪楼》

    烟水苍苍古渡头,神鸦噪罢缆方收。泊舟凫渚鸥汀晚,夜入兰宫桂殿秋。绿苇黄芦悲落日,白苹红蓼闹沧洲。冥冥千古今如梦,浩浩长江不管愁。雁阵归时云似幕,风樯高处月如钩。惊涛飞起银花舞,万顷寒光十二楼。

  • 《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

    金园宝刹半长沙,烧劫旁延一万家。楼殿纵随烟焰去,火中何处出莲花。

  • 《别谢彦国相公三首》

    和诗韩国老,见比以宣尼。引彼返鲁事,指予来西畿。日星功夫大,麋鹿分同微。华衮承褒借,将何答所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