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晴》

时事任从儿辈说,新诗谁得老夫降。
鬼名罢检秋堂静,卧看风枝动晚窗。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秋晴》是宋代张嵲的诗作,该诗描述了作者对时事的漠视和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晴朗,时事由儿辈来谈论,而新诗又有谁能比得上老夫的才华。鬼神的名字已被罢黜,秋堂安静无人打扰,我躺在床上看着风吹动晚窗的枝叶。

这首诗以秋天晴朗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对时事的漠视和自信,表达了他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豪和不屑一顾。首先,作者以儿辈来谈论时事为引子,暗示自己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琐事,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其次,作者自称为"老夫",强调自己的年龄和经验,以此对比那些年轻的新诗人,并自信地表示他们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接着,作者提到"鬼名"被罢检,表明他对传统文化和规范的蔑视,认为这些束缚已经不再适用于他的创作。最后,作者以卧床观察风吹动窗外枝叶的方式,暗示他与世隔绝、超然物外,享受着宁静的创作环境。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时事的漠视,表达了他在秋天的宁静氛围中创作的自由与豪情。这种态度与宋代文人的传统观念和创作风格有所不同,展现了张嵲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对传统束缚的抵抗精神。

这首诗词展示了张嵲在宋代文坛上的自信和独立精神,对时事的漠视和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豪,以及他对宁静创作环境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这首诗词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次韵郑佥判》

    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有诗倚竹猿猱迳,无梦排云虎豹关。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閒。

  • 《寄谢师直》

    十年三退卧吾庐,解组归来始定居。数亩家园荒杞菊,一池秋水拂龟鱼。临花对月难忘酒,咏古怀贤不废书。更欲两忘真俗累,逍遥常御白牛车。

  • 《梦保母如儿时》

    忆昔儿时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戏车。两岁读书未离乳,书罢寻乳犹归家。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只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夜来忽梦如儿年,阿保携抱慈母怜。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

  • 《对雪》

    念昔幽居久,幽怀剧岁残。茅亭因雪过,沙渚与鸥寒。暂喜凉尘息,将愁秦树单。六花如结子,孤客鬓边看。

  • 《过南山怀许宣平》

    仙人去已久,我来经南山。丹灶今已没,白云长自闲。风吹桂枝绿,雨落桃花斑。空传负薪句,沽酒何时还。

  • 《江上忆山居》

    忍置一茅舍,空闲丛竹傍。限归憎月闰,乞梦愿更长。草合深埋径,苔知自过墙。还怜挂瓢树,到日叶俱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