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寺用张令韵

重来寻野兴,淡月半松林。
一寺俨如昨,双溪清到今。
乱馀僧改貌,秋老客惊心。
自觉身如寄,山林滋味深。

作品评述

诗词:《双溪寺用张令韵》

重来寻野兴,淡月半松林。
一寺俨如昨,双溪清到今。
乱馀僧改貌,秋老客惊心。
自觉身如寄,山林滋味深。

中文译文:

再次来到这野外,追寻那自然的乐趣,
淡淡的月光洒在半片松林里。
寺庙依然庄严肃穆如昨天,
双溪水清澈流淌至今。
残留的僧侣已经改变了容貌,
秋天老去的客人心生惊叹。
我感觉自己像是寄居的人,
山林给予我的滋味深远而浓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赵肃远所作,以双溪寺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深厚感悟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再次来到野外,寻找自然乐趣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洒在半片松林之间,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

接着,诗中提到的寺庙和双溪是古老而恒久的存在。寺庙依然庄严肃穆,双溪的清水流淌至今,表明岁月更迭,但这些自然和宗教的元素却一直存在着,给人以安宁和永恒的感觉。

诗的下半部分描写了僧侣和客人的变迁。乱馀僧改貌,秋老客惊心,表达了时光流转中人事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僧侣们的容貌已经改变,而客人们看到秋天老去的景象感到惊讶和感慨。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作者自觉身如寄,感觉自己像是寄居在这山林之间的人,山林给予他深厚的滋味和感悟,使他更加思考人生和自然的关系。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变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受,呈现出一种静谧、深邃的山林情怀。

诗词推荐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不教尘负踏青游,出郭聊为一笑谋。新水已堪浮艇子,好山无赖上眉头。风撩鬓影春衫薄,树罨溪阴翠幄稠。一坞桃花偏入意,江村桥畔小淹留。

茅屋三两间,草草避风雨。客来不入门,坐爱千年树。

水竹共清妍,鲜飙动渭川。鹧鸪啼楚雨,帝子泣湘烟。秋意生帘幕,寒光照简编。百年空见画,黄鹤已成仙。

临渊细味心亨坎,卜筑先占地势坤。说易何妨遇于野,谈玄亦入妙之门。赐金莫惜娱宾客,堆笏犹堪遗子孙。不比酸寒杜陵老,破茅草屋傍江村。

吾今两鬓已成丝,每每逢春独自辈。最恨秋千无力上,风流不比少年时。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

敕扫椒风第二房,俱传倩女出平康。天宫欲晓人间事,约伴相过话夕阳。

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苏堤万柳春残,曲院风荷番雨。草萋萋一道腰裙,软绿断桥斜去。判兴亡说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处。

柴门直面排青壁,山木凋霜疏寂历。西风吹雨众山昏,声落茅檐断还滴。每读离骚伤远游,一为迁客又经秋。四时代谢不停轨,澂江万古长悠悠。丹枫蕙叶照岩壑,物态故欲增繁忧。诗成满岫湿烟起,寸心折尽空搔头。

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因缘偶入云泉路,林下先闻接客钟。

霓裳弄月。冰肌不受人间热。分明密露枝枝结。碧树珊瑚,容易与君折。玉环旧事谁能说。迢迢驿路香风彻。故人莫恨东南别。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

醉来黑漆屏风上,草写卢仝月蚀诗。

江上霜寒透客衣,闭窗羸卧不支持。羁孤形影真相吊,衰飒头颅已可知。潦缩稳经行雨峡,竹疏剩见挂猿枝。清樽可置须勤醉,莫望功名老大时。

去年河南归故地,今年朔方兵又起。血牲面埋曾几时,无乃奸盟神不喜。嗟尔万人来远荒,岂无战士伤金疮。封疆万里尚越境,金帛露积犹多藏。国家弥文今尚武,已碎铜山铸铜虎。勿矜突骑饮长河,肃慎燕陲吾北土。且知成功俱自天,天心可卜因丰年。但令三钱博斗米,任尔自枕干戈眠。

倏忽还如晋灭吴,六朝宫殿永榛芜。千娇玉座酣醽醁,一命青丝系辘轳。早使阁中无贵嫔,未应阙下有蛮奴。他时月夜逢杨广,衣钵相传不早无。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北风何惨裂,吹折松与柏。溟海亦震荡,鱼龙失其宅。天地将穷闭,圣贤徒叹息。黄虞邈难逮,行矣西山客。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rH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颇嫌多事是尊生,但得心闲近道情。长与疏梅耐幽独,更教瘦鹤伴凄清。扫花欲便亲苔坐,删竹当防碍月行。片石颓然无位置,也同老懒畏经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