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御笔二扇面

黄芦白雁小汀洲,奎藻香罗一片秋。
胜似纥干山下雀,冻飞不去使人愁。

作品评述

《宣和御笔二扇面》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芦白雁小汀洲,
奎藻香罗一片秋。
胜似纥干山下雀,
冻飞不去使人愁。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感慨和情感。诗中展现了一个小汀洲上黄芦和白雁的景象,以及奎藻和香罗的花朵,将秋天的景色描绘得十分美丽。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这些景物胜过纥干山下的雀鸟,即使在严寒的冬天,它们也能飞翔,不给人带来愁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诗中以黄芦、白雁、奎藻和香罗为形象,将秋天的气息和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黄芦和白雁在小汀洲上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奎藻和香罗的花朵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营造出一片美丽的秋天。通过与纥干山下的雀鸟对比,作者表达了这些景物的优美和鲜活。即使在冬天,它们也能在寒风中自由飞翔,不受困扰,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秋天的画卷。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可以借此领略到秋天带来的宁静和美丽。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诗词推荐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籍甚金张世,归欤王谢贤。丝萝能几日,松柏早千年。谊重不再辱,身轻得自怜。平生不朽事,看付杀青传。

忆念西山玉隆友。

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玉蕊今谁攀折,诗人此日凄凉。正须蛮素作伊凉。与插钗傍鬓上。

旧曾起草向明光,独与罗文近赭黄。三载瓦池研灶墨,因君聊复梦仪凰。

老雁移屯百万回,黄埃极目碛沙飞。春风万里梅花路,淼淼江南人未归。

雪后竹君子,霜前松大夫。梅残半点白,猿叫一声孤。

槐柳午阴深,凄凉声愈健。饮露已成仙,孰云齐女怨。

一川风月有余地,万顷烟波无尽天,蝶梦笑渠飞绿树,鸥盟了我钓鱼船。

翠羽虽成梦,迁莺尚后群。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昏旦扁舟去,江山几路分。上潮吞海日,归雁出湖云。诗思应须苦,猿声莫厌闻。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思昔祥符日,先皇建景灵。六飞亲奠币,万国尽来庭。睹物知全盛,闻声识典刑。孤臣肠九折,不忍视斯铭。

佳句近参风雅,微词间发离骚。窃欲比君庾信,莫年诗赋尤高。

今年二十八,细忆始生时。渐喜山多树,尤怜水满池。相宽吾老大,自教尔童儿。佛诞明朝是,然香共展眉。

衾寒数窥窗,窗暗鸡已号。比邻递东西,我起披緼袍。始占霜檐粲,忽听风林鏖。乃知中夜雨,吾念亦良劳。

卷帘圆月照方塘,坐久尊空竹有霜。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茅檐供倚薄,藜杖费扶携。天入平芜阔,山含宿霭低。树声风便旋,野色晚凄迷。容易营生事,秋田稻欲齐。

百种无能,面冷如冰。与世落落,任运腾腾。爱将一字禅,靠倒杜衲僧。厨山长老,却要禀承。谷孤古,林鸩砧。各自有响音,又何必书此处无金。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连宵清雨洗炎光,六月浑如九月凉。拟向暇晨村郭外,西风高下看云黄。

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亚。农时惮烦民,听讼甘棠下。嗟今千室长,已耻问耕稼。弹琴高堂上,欲以世为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