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俞约晚见过不至

闻君敕车骑,晚驾慰愁独。
焚香霭疏箔,洒水静深屋。
高怀岂我遗,幽思方自续。
日暮尚徘徊,清风满修竹。

作品评述

诗词:《圣俞约晚见过不至》
朝代:宋代
作者:韩维

诗意:这首诗词描述了主人公闻君敕令调遣车骑,晚间出行安慰寂寞之情景。他在晚上驾车出行,点燃香烟,烟雾弥漫在轻薄的帷幕上,洒下水滴,使屋内宁静深远。他的高尚情怀不会被遗忘,他的幽思深远而持久。日落时分,他仍然徘徊不去,清风吹拂着茂密的竹林。

赏析: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晚间出行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愁绪和对高尚情怀的追求。首先,诗中使用了烟雾和水滴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突出了主人公在寂寞中寻求慰藉的心境。其次,作者通过表达主人公的高尚情怀和深远思考,强调了他的价值和意义不会被遗忘,且他的幽思将继续延续。最后,诗中的日暮和清风满修竹的描写,给人以闲适和宁静的感受,表达了主人公在夜晚中的徘徊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和追求。它表达了人们在寂寞时寻求心灵慰藉和追求高尚的渴望,同时展示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安详。这种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诗词具有一种平和而深远的意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静谧和思考的氛围。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久自知潘令,经曾荐祢衡。居惭薄气力,何以助声名。松柏非无岁,盐梅会有羹。又从沙际别,把酒候潮生。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花枝春老不禁寒,一夕狂风到画栏。飞尽繁红委苔径,明朝犹作锦茵看。

祖帐方涓吉,公车已尼行。若非露消息,未免迫期程。水菽姑娱母,茅柴且酌兄。未应天禄阁,便欠一更生。

四十为郎信倦游,虚名韁锁太悠悠。危心正似葵倾日,衰质先于柳望秋。要路风尘疲骥足,故潭烟雨废槎头。颍滩渐报耕畴熟,终乞閒身守一丘。

秋声满山河,行李在梁宋。川涂事鸡鸣,身亦逐群动。霜清鱼下流,橘柚入包贡。又持三十口,去作江南梦。

中鹄知谁好,烹鱼始认名。报公勤有子,似我懒无甥。何日亲相见,因风且寄声。泥金闻喜处,樽酒俗同倾。

三千功满轻升去,留得山前旧隐基。但见白云长掩映,不知浮世几兴衰。松梢风触霓旌动,棕叶霜沾鹤翅垂。近代无人寻异事,野泉喷月泻秋池。

小臣奕世沐深恩,寓直蓬山三十春。空抱一编无所用,也叨拜望属车尘。

江汉旧名侯,飘萧发未秋。时荣那似此,天地入诗游。

永夜无聊,更堪点滴听帘溜。枕寒难就。堆乱床衾绣。人面桃红、还忆擎将手。君知否。倚门独守。又是清明后。

潘郎心老不成春。风味隔花尘。帘波浸笋,窗纱分柳,还过天津。近时无觅湘云处,不记是行人。楼高望远,应将秦镜,多照施颦。

山岭依稀偃月形,数层倚石叠空青。几回雪夜寒光积,直似金光照户庭。

身老太平间,身闲心更闲。非贵亦非贱,不饥兼不寒。有宾须置酒,无日不开颜。第一条平路,何人伴往还。

十年沉落困推挤,出处於公恨不齐。本谓重来酬契阔,岂期一见又分携。风吹渭水波声小,春压阳关柳色低。老矣销魂难语别,且须倒尽玉东西。

南浮七泽吊沉湘,西泝三巴掠夜郎。自信前缘与人薄,每求宽地寄吾狂。雪山水作中味,蒙顶茶如正焙香。傥有把茅端可老,不须辛苦念还乡。

昨夜遥欢出建章,今朝缀赏度昭阳。传声莫闭黄金屋,为报先开白玉堂。

口厌含香握厌兰,紫微青琐举头看。忽惊鬓后苍浪发,未得心中本分官。夜酌满容花色暖,秋吟切骨玉声寒。承明长短君应入,莫忆家江七里滩。

牧羊义帝实妨贤,犹有三纲共畏天。树楚击秦宜奋发,恶名何事苦争先。

圣谟九德,真言五千。庆集昌胄,符开帝先。高文杖钺,克配彼天。三宗握镜,六合涣然。帝其承祀,率礼罔愆。图书雾出,日月清悬。舞形德类,咏谂功传。黄龙蜿蟺,彩云蹁跹。五行气顺,八佾风宣。介此百禄,於皇万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