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舜臣的《送陈给事赴京陈绍兴人》
拼音和注音
míng shí tái jiàn dào jù shēn , suǒ tà liú cháo fěng yì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李舜臣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原诗
明时台谏道俱申,琐闼留朝讽议臣。
补衮宣年多志意,探书禹穴旧经纶。
江城日出青山合,海路云生采鹢新。
共送晨风来祖席,依依应恋玉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