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苦竹馆

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
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
开门听潺湲,入径寻窈窕。
栖鼯抱寒木,流萤飞暗筱。
早霞稍霏霏,残月犹皎皎。
行看远星稀,渐觉游氛少。
我行抚轺传,兼得傍林沼。
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怜野心旷,讵恻浮年小。
方解宠辱情,永托累尘表。

作品评述

译文:
早晨离开苦竹馆,
合沓的岩石嶂深寂,
朦胧的烟雾逐渐散开,
荒芜的阡陌下,有个樵客,
野猿受到惊吓,飞起山上的鸟儿。

我推开门,倾听潺潺的流水声,
踏入小径,寻找幽美的景色。
鼯鼠栖身在寒冷的树木上,
萤火虫在黑暗的筱竹中飞舞。

早霞渐渐纷纷扬扬,
残月依然明亮皎洁。
走着欣赏,遥远的星星渐渐稀疏,
渐渐感觉周围的游氛少了。

我悠然地坐在轺车中传达心情,
兼得傍林近水的乐趣。
贪玩水石的奇异之处,
却不知道川流的路径显得那么遥远。

只是怜惜着我的野心的放荡,
怎能忍受这浮华的年华短暂?
方能解脱宠辱之间的情感纠缠,
永远寄托在尘世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李峤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作者清晨离开苦竹馆的情景。他用意境深远的描写手法,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观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岩石嶂、烟雾、流水、树木、星星等自然元素,给人一种山野田园的感觉。同时,通过诗中的动物形象,如樵客、野猿、山鸟和鼯鼠等,增加了生活气息和画面感。

诗中亦表达了对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的思考。作者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浮世纷繁的欲望的懊悔和对家国社稷的牵挂。

整首诗凭借其清新唯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禅意和哲学色彩,值得一读再读。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隐君无姓字,何代至今存。数里山为宅,两株桐是孙。人烟半峰碧,溪水带潮浑。多少来游客,茫茫蹋药根。

暮云隔树起秋阴。晚来凉渐深。清商瑟瑟和微吟。虚堂风露侵。邻烛澹,寺钟沉。青绫怀旧衾。故家风度杳难寻。与谁论素心。

兀兀心非睡,惺惺口不言。齿津生颊舌,鼻息撼墙垣。书媿儿童问,年叨里巷尊。贫家有喜事,黍酒带醅浑。

谁传新语到边州,来自銮坡最紧头。句法自成台阁样,交盟犹为友朋谋。忆征西府劳清梦,望上东门想贵游。何似天风轻借助,放教归老钓鱼舟。

踏白江梅,大都玉断酥凝就。雨肥霜逗。痴了闺房秀。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君知否。却嫌伊瘦。仍怕伊僝僽。

儿女心头尽,田园意上除。金银财宝与妻孥。物物般般,屏弃恰如无。却著人情事,堪嗟性蠢愚。不如一拨守清虚。无作无为,便是好功夫。

人日春犹浅,鸡晨夜向阑。残缸灯晕小,单枕雨声寒。难补皇天漏,空思后土乾。山家尊酒薄,怀抱若为宽。

平步青云上,逢辰亦盛哉。十年登两地,四见入中台。独擅调元手,咸推济世才。如何天不慦,一夕泰山颓。

一棹径空花十里,满城无此好风光。

水到西流阔,风从北极来。声驱峡口坼,力拔岭根摧。突兀重重浪,轰豗处处雷。顺流看过舫,更著快帆催。

未有鸦啼露气清,西南残月半规明。无言步绕阑干曲,景与老怀空自惊。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岂知玉殿生三秀,讵有铜池出五云。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

久负中条约,深秋兴苦何。白云归望远,黄叶意空多。静卧侵仙掌,微吟隔楚波。飞书答招隐,迢递寄烟萝。

春水轻波浸绿苔,枇杷洲上紫檀开。晴日眠沙鸂鶒稳,暖相偎罗袜生尘游女过,有人逢著弄珠回。兰麝飘香初解佩,忘归来。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簑烟雨湿黄昏。

缁徒中有人,籍甚初与显。是非不挂口,好恶不入眼。终日但怡怡,言行无可拣。外相示枯槁,风味殊不浅。初公如鹤长,昂藏谁得管。今秋忽坐脱,山立不少偃。显公方晏如,随缘自舒卷。平生三事衲,夏燠冬不暖。大雅右司公,国器乃瑚琏。颇敦方外契,渊明亦亲远。道术久相忘,书来

天气暖。开了荼_一半。红日迟迟风拂面。阶前花影乱。俊雅风流不见。定被莺花留恋。千尺游丝舒又_。系人心上线。

千里都无半点山,如何敢望有人烟。不教远树遮栏却,芦荻生来直到天。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高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移有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