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袖剑飞吟。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作品评述

柳梢青·岳阳楼注释

袖剑飞吟:相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留诗于壁上,曰:“朝游百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青蛇”,指剑。“袖剑”即“袖里青蛇”之意。“飞吟”,即“朗吟飞过”之意。作者即以吕洞宾的行动自比。
洞庭青草:青草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
一快披襟: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君山:在洞庭湖。

柳梢青·岳阳楼鉴赏

  戴复古一生潦倒,浪迹江湖,足迹所至,常有吟咏。他远离官场,有相对自由的心灵和超脱的情怀,用不着蝇营狗苟,所以内心有更大空间容纳祖国的奇山异水,又时刻不忘抗金复国大业。登临之际,他的爱国豪情油然而生。这首登临岳阳楼之作即是如此。

  “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戴复古浪迹南北,兼有豪迈胸怀,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相似之处。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飘泊江湖的词人形象,与那些浅斟低唱的形象大不相同。“洞庭青草,秋水深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称,这里作者只用“深深”二字,极凝练地概括出了它的特征。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花凋零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作者的苍凉胸怀相映衬。

  “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言其深邃,此句表其广袤,两相配合,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塑造出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超旷、洒脱,豪情满怀的词人兼爱国者形象。“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总起来看,上片词风豪中带逸,作者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下片开始,词人笔锋陡转,“快”意顿生波澜:“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不携酒的原因是无人共斟,冷静道来,中有无限孤寂感伤之情。

  此过片处实乃转折之处,纵览全词,上片写美景游情,下片抒兴废之叹,两片情感有异。但这两句转折得很自然,达到了“发起别意”的目的,算得上“才高者”的杰作。“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揭破主题。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践踏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作者之酒呢?

  由此可见上文的“不须携酒”几字包含着无限感慨,而这里的“变尽人间”实为振起全篇的关键:因为只有“人间”才是作者真正关切的地方,而正因为这个“变”字,作者也才由眼前美景联想到国家命运,进而感物伤怀的。南宋词人中有很多受到了辛弃疾的影响,戴复古在《望江南》词中说:“歌辞体儿有稼轩风”,可见他也有意学稼轩。但他的学习不是模仿,他没有稼轩参加抗金斗争的真切体验,但他长期身处下层,历尽沧桑,抗金复国的要求因而特别强烈,这使得他在审美体验上向稼轩靠拢,常常抒发今古茫茫的感慨,如本词的“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但都是审美境界的自然展现,而不是生硬的模仿照搬。

柳梢青·岳阳楼创作背景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台道黄岩县南塘屏山(明宪宗成化五年分黄岩南三乡设立太平县,即今之温岭市新河塘下)的一个穷书生之家。

  他的父亲戴敏才,自号东皋子,是一位“以诗自适,不肯作举子业,终穷而不悔”(楼钥《戴式之诗集,序》)的硬骨头诗人,一生写了不少诗,但留下来的很少。曾写过相当有名的《赋小园》诗,又有名句:“人行踯躅江边路”为编《诗人玉眉》的魏庆之所赏识,在当时东南诗坛上颇有声誉。他在临终前还对亲友说:“我已病入膏肓了,不久将辞世,可惜儿子太小,我的诗将要失去传人。”可见他对诗真到了入迷的程度。

  戴复古不但继承乃父的诗迷,也继承了乃父的风格,并予发扬光大,俨然成一派首领。更可贵者,他一如乃父,不肯作举子业,宁愿布衣终身。他耿介正直,不吹拍逢迎,不出卖灵魂而求功名利禄,也与乃父一样,终穷而不悔。在南宋那纸醉金迷的时代里,这确乎是难能可贵的。

  戴复古的时代,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如果说赵构在临安立足之初,尚有南方各路勤王部队,北方也到处有抗金义军的烽火,但到第二代孝宗时,由于赵构的不抵抗主义,失望的失望,覆灭的覆灭,统治集团又腐败无能,早已安于“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小朝廷生活了。戴复古就生于这第二代小王朝之时,碰上这样的时代,辛弃疾、陆游等尚被闲置,何况一个无名后生,所以即使戴复古“负奇尚气,慷慨不羁 ”(元·贡师泰《石屏集》序),空怀一腔忠心报国的男儿热血,又哪里有用武之地呢! 由于南宋的偏安,使台州成为东南沿海的既接近京畿又较为安定的后方,这使偏远、闭塞的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得以迅速的繁荣。特别在文化上,从唐朝郑虔启蒙以来,到这时才有一大批著名文人学者如朱熹、唐仲友、赵汝愚、尤袤、岳珂等,来到台州,并任要职,把台州文化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朱熹等人又极为重视教育,到处办书院,四出讲学,因而科举之风日盛,中举之人空前增加。南宋153年间,台州考中进士的有550人,状元一人,所以明代著名的台州人士谢铎说:“其时,台之人以科第发身致显荣者,何限!”(《石屏集·序》)

诗词推荐

雪消鸳瓦已流澌,风暖犀盘尚镇帷。缥缈紫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爱国

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吴娃点黛,江妃拥髻,空濛遮断。树密藏溪,草深迷市,峭云一片。二十年旧梦,轻鸥素约,霜丝乱、朱颜变。龙吻春霏玉溅。煮银瓶、羊肠车转。临泉照影,清寒沁骨,客尘都浣。鸿渐重来,夜深华表,露零鹤怨。把闲愁换与,楼前晚色,棹沧波远。

爱国

阴云欲暗江头树,屋角先闻鹁鸪语。潇潇渐作打窗声,谁道巢居不知雨。雨晴唤妇却同飞,须知此物心无机。岂比人间情义变,衔冤誓死不相见。

爱国

见来便觉情於我。厮守著、新来好过。人道他家有婆婆。与一口、管教?磨。副靖传语木大。鼓儿里、且打一和。更有些儿得处囉。烧沙糖、香药添和。

爱国

上月河阳地,芳辰景物华。绵蛮变时鸟,照曜起春霞。柳摇风处色,梅散日前花。淹留洛城晚,歌吹石崇家。

爱国

正色吁为间色侵,凄风絺綌自悲吟。酌中循理聊区处,底事先贤共此心。人伦万变若轮云,一片天心久负人。但把缘衣篇细看,末章意思蔼如春。

爱国

看透尘寰。更禅心似水,道力如山。前身青冥跨鹄,紫府乘鸾。世缘一念,便等闲、游戏人间。须信道,云霄步武,不应权牧西南。此日重临初度,正绣衣辉映,彩服斓斑。人生显途易到,荣养难攀。一时庆事,问谁家、得似门阑。知未艾,百千寿算,慈闱长奉亲欢。

爱国

江家宅在严家濑,亦有商声歌半夜。不烦死鱼远吐墨,谁识天马早流赭。嗟予久已乌角巾,愧尔当年白莲社。唯昔灊山见老禅,枉叹门人才下下。

爱国

挥犀闻妙论。

爱国

一扫从前万虑非,寒光冷照发幽微。乾坤总在冰壶裹,不费壶公日暮归。

爱国

喓喓[1]草虫,趯趯[2]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3]。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爱国

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有诗倚竹猿猱迳,无梦排云虎豹关。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閒。

爱国

老龙卧苍海,千年抱明珠。神禹决淮泗,偃蹇不受驱。怒走崧岱顶,风雨撼八区。亭亭立天柱,化作青松株。蟠根蛰九地,融液如流酥。嶙峋脱支节,幽人拾肌肤。虹光夜穿屋,盎突明膏腴。芳薰渐凝渍,玄霜出冰壶,糅以丹凤髓,摹以青龟趺。捣以明月兔,曝之暘谷乌。或润似玉玦,或坚

爱国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爱国

自怜三十未西游,傍水寻山过却秋。一夜雨声多少事,不思量尽到心头。

爱国

黄鹤远联翩,从鸾下紫烟。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已憩青田侧,时游丹禁前。莫言空警露,犹冀一闻天。

爱国

谁语恓惶客,偏承顾盼私。应逾骨肉分,敢忘死生期。山县唯荒垒,云屯尽老师。庖人宁自代,食檗谬相推。黄绶名空罢,青春鬓又衰。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独立花飞满,无言月下迟。不知丞相意,更欲遣何之。

爱国

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爱国

女郎名字本风流,好与州人作胜游。倘使此台呼丑女,汝阴城里一荒丘。

爱国

当年玉立清扬,屋梁落月偏相照。而今衰飒,形骸百丑,情怀十拗。久已饰巾,尚堪扶杖,听山东诏。尽后车载汝,营丘封汝,何必在、_溪钓。晚悟儋书玄妙。懒从他、钟离传道。不论资望推排,也做五更三老。宋玉多悲,唐衢喜哭,好闲烦恼。问天公,扑断散人二字,赐龟蒙号。

爱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