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如来藏裹亲收得,随时影现青黄白。
珠体元无一色同,无端也被沩山索。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证道的主题,以及如来佛的存在和神秘力量。

诗词中提到了"如来藏裹亲收得",意味着如来佛的智慧和教诲被视为宝藏,被如来亲自接纳和接受。同时,"随时影现青黄白"表达了如来佛的存在与影响无处不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接下来的句子"珠体元无一色同"传达了如来的身体或存在并不局限于任何一种特定形态,而是超越了色相和界限的限制。然而,"无端也被沩山索"表明即便如此,如来佛的存在却无端地被沩山所索取或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如来佛的存在和力量,表达了证道的主题。它传达了如来佛的智慧和教诲如宝藏般被接纳,以及如来佛的存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诗中也暗示了如来佛的存在可能会受到不必要的束缚。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释印肃对佛法和证道的理解和思考。它引发人们对佛教哲理和超越世俗的存在之美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其中的诗意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启发和反思。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艰垒师行遂坦夷,中兴仍待老文辞。上公固已虚油幕,硕画旋看赞鼎司。气隔龙荒朝陇蜀,令严虎旅肃旌麾。风声鹤唳天威振,会风棋余折屐时。

早日羁游所,春风送客归。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歌舞知谁在,宾僚逐使非。宋亭池水绿,莫忘蹋芳菲。

今朝腊月二十五,诸方尽唱云门曲。径山随例和一声,莫言楚石不当玉。

荒斋草尽腓,薄冷暗微微。上卷新秋句,加身旧葛衣。窗疏留堕叶,檐浅恋残晖。来往殊相绝,都忘举似机。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大阴杀气横惨澹,元化变态含空蒙,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霜风吹帽江村路,小蹇迢迢委辔行。忽到云山幽绝处,穿林啼鸟不知名。

把酒伤春事,何人慰寂寥。才高融未荐,魂断玉空招。赋就青阳曲,吟成白紵谣。拊栏三太息,幽雅愤几磨消。

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千龛道傍古,一鸟沙上白。何事还山云,能留向城客。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春烟寺院敲斋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浓吐杂芳薰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鸣榔惊起鹭鸶飞。山远水瀰瀰。米贱茅柴酒美,霜清螃蟹螯肥。人生所贵,逍遥快意,此外皆非。却笑东山太傅,几曾梦见蓑衣。

得失在跬步,杨朱泣路歧。变易在俄顷,墨翟悲染丝。人心有取舍,爱憎随相欺。八骏虽神逸,绝尘犹可追。

越敢吞吴皆范子,后来庙食太湖滨。邦人岂是忘仇怨,要勉吴臣似越臣。

客子惊秋易断魂,江塘落叶雨纷纷。蔽江云势山头合,隔竹泉声屋尾分。无日不宜閒问酒,有怀犹且强摛文。灯窗几忆同居话,卷里新篇可得闻。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侯门有仁义,灵台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

正厌鸠呼雨,俄闻鹊噪晴。路开知潦退,书展喜窗明。日透疏帘影,风传暮角声。儿童竞相报,门有卖朱樱。

火珠簇压翠微鲜,丹粒团成蜜颗甜。争为渴饕供燕豆,谁知赪汗困偿篮。

夜来归来冲虎过,山黑家中已眠卧。傍见北斗向江低,仰看明星当空大。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