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帛班班社稷臣,陈编窥读已成尘。

出自宋代洪适的《寿秦太师(其二)》

出自宋洪适的《寿秦太师(其二)》

拼音和注音

zhú bó bān bān shè jì chén , chén biān kuī dú yǐ chéng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竹帛:(名)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此也借指典籍:功垂~。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

班班:明显貌;显着貌。络绎不绝貌;盛多貌。犹彬彬。文质兼备貌。斑点众多貌。班,通'斑'。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原诗

竹帛班班社稷臣,陈编窥读已成尘。

圣朝置相超三代,舆议推公第一人。

夹日豫章蟠厚地,回天大冶转洪钧。

后皇当宁年盈万,长向璇霄侍玉宸。

诗词推荐

万里同行一瘦筇,寻山问水有先容。更穷天姥投南路,已过台山第几峰。从此又随双涧月,不妨曾听五峰钟。却从更好堂前望,满眼诗材思不供。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对菊莫谈当世事,口茶犹识古人心。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

似怜翁老吾老,宁论子才不才。皆云法当止矣,况于身要扶哉。

拥路东方骑,悬腰左顾龟。

送客江头水渐生,客愁无那亦相缨。一离夔子真成别,欲过岑公且勿行。小舞清歌元有兴,绿杨青草正关情。背人归去春无赖,未害开怀斗酒兵。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望雪年年似撒珠,令虽小晚亦匀铺。且须七尺封山路,人马同饥草稗枯。

少陵前仅陆君时,骚里居多摭茝蓠。未必梅花非有待,不妨敲琢古人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看山日日上孤城,不问云昏与雪晴。六六高峰长秀色,双双啼鸟忽春声。心惊流水光阴逝,身慕冥鸿羽翼轻。方促吏文严指使,不知诗兴坐中生。

酿成吴米野油囊,却爱清谈气味长。闲日有僧来北阜,平时无盗出南塘。风亭对竹酬孤峭,雪迳寻梅认暗香。江水中(左氵右霝)应未变,一杯终欲就君尝。

芳意将阑风又吹,白云离叶雪辞枝。集贤雠校无闲日,落尽瑶花君不知。

风飘淅沥闹诸邻,却扫衡门溷世尘。天气清明秋意熊,夜光浮动月精神。流年渐觉侵双鬓,生理从来付大钧。临水便同濠濮趣,翛然鱼鸟自亲人。

平生心事结眉头,满面风埃鬓已秋。大底出门无伎术,奈何今日路贫愁。

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湖滨别去五经秋,喜得閒居无悔尤。华藻不因焚砚弃,功名直待盖棺休。北山何假移文檄,西事犹堪借箸筹。四海茫茫才思竟,如君尚向古人求。

平生景风操,慷慨怀赋竹。恨无百亩地,相与种黄独。只有满架书,可寄千古目。何敢偭规矩,周容竞追曲。彼不见泰山,政以鹿斯逐。子酌芝山泉,天连两回复。应感鹤鸣章,聊以石攻玉。迁乔岂不佳,岁寒须入谷。天地何方圆,吾将叩归鹄。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路隔仙源不可寻,紫墙霜戟夜沉沉。缄情谩託传书雁,换笑空余取酒金。翡翠巢成珠树密,骊龙睡起玉渊深。新知自乐生离苦,年少情多岂易禁。

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闲官寄病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