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朱应登的《次答顾开封》
拼音和注音
xī zài nán dōu wén shè lǐ , dào qíng zhǎng rì duì yōu x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文社: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结成的团体。以切磋文章为主。有的也议政﹐如明末的'复社'。
南都:地名。东汉光武帝的故乡在南阳郡,郡治宛在京都洛阳之南,因称宛为南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明人称南京为南都。
道情:曲艺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朱应登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原诗
昔在南都文社里,道情长日对幽玄。
声名岂藉金张荐,时辈争传屈宋贤。
总谓离群堪白首,共嗟为郡各经年。
相逢漫道还家乐,生计何须负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