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殷孝章之咸阳教谕

西上长安跋涉劳,三千里外朔风号。
地连渭水秦川近,山接终南泰华高。
故国总消龙虎气,断碑犹打骆驼膏。
一官莫笑儒林选,曾捧琅函觐赭袍。

作品评述

《送殷孝章之咸阳教谕》是明代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上长安跋涉劳,
三千里外朔风号。
地连渭水秦川近,
山接终南泰华高。

故国总消龙虎气,
断碑犹打骆驼膏。
一官莫笑儒林选,
曾捧琅函觐赭袍。

中文译文:
长途跋涉劳累西行至长安,
三千里外朔风呼号。
这里的土地与渭水、秦川相连近,
山脉与终南、泰华相接高。

故国的气势已经消散,
断裂的碑石仍然沾有骆驼膏。
身为一位官员,不要嘲笑儒林的选拔,
曾经献上过《琅函》以觐见赭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的题材是送别殷孝章前往咸阳担任教谕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长途跋涉的劳累和外面的朔风呼号,展现了殷孝章离别家乡、前往陌生地方的艰辛。诗中提到长安、渭水、秦川、终南和泰华等地名,突出了他离开的地方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和差异。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故国的衰散和破败之景。故国的龙虎气势已经消散,断裂的碑石仍然有着骆驼膏(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辉煌的过去)。这些描写传递了诗人对故国的忧虑和失望之情。

最后两句是对殷孝章的劝勉和祝福。诗人告诫一位官员,不要轻视儒家学问在选拔中的作用。自己曾经献上过《琅函》(古代儒家典籍)以觐见赭袍(古代官服),暗示殷孝章应该珍视儒家传统,并希望他能在咸阳有所成就。

整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旅途的辛苦和故国的衰败,同时融入了对儒家文化的思考和寄托。通过描绘殷孝章的离别和劝勉,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传统文化的关切和期望。

诗词推荐

一朵千英绽晓枝,彩霞堪与别为期。移根若在芙蓉苑,岂向当年有醒时。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圭峰秋后叠,乱叶落寒墟。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云深猿拾栗,雨霁蚁缘蔬。只隔门前水,如同万里馀。

行尽疏林见小桥,绿杨深处有红蕉。无端眼界无分别,安置心头不肯销。

径蹊曲折屋参差,半是天成半自治。修竹万午人独立,我来搔首菊花期。

忆听西窗一曲歌,金杯未尽转横波。酒徒依旧歌声断,今夜西窗奈我何。

冯唐垂老郎潜后,李白风流罢直余。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望云上树,身心安居。平等性智,熟睡寐语。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长塘湖,一斛水中半斛鱼。大鱼如柳叶,小鱼如针锋,水浊谁能辨真龙。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石霜一宗,亲传九峰。香烟脱去,正脉难通。月巢鹤作千年梦,雪屋人迷一色功。坐断十方犹点额,密移一步看飞龙。

夜漫漫,尘冥冥。大车道上槛槛声,三十馀里天未明。一轩一轾不得宁,倚坐儿攻摇心旌。天寒岁暮霜雪夜,嗟哉客子谁汝令。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虫声四野合,月色满城白。家家闭户眠,行人发孤驿。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绤。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人睡落堑辙,马惊入芦荻。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

邦伯今推第一流。几因歌席负诗筹。一时文采说台州。雨脚渐收风入牖,云心初破月窥楼。翠眉相映晚山秋。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蘋.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遥遥洛阳道,夹道生春草。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其盛丽,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近年窃官于朝,久客辇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阕,以道京师两城人物之富,四时节令之华,他日归农,或可资间暇也。至顺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毕,经营南归,属春雪连日,无事出门,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数刻,腹 具成,枕上不寐,稍谐叶之。明

居人几番老,枣树未成槎。汝长才堪轴,吾归已及瓜。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