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三日雪

南方霜露多,虽寒雪不作。
北归亦何喜,三年雪三落。
我田在城西,禾麦敢嫌薄。
今年陈宋灾,水旱更为虐。
闭籴斯不仁,逐熟自难却。
饥寒虽吾患,尚可省盐酪。
飞蝗昨过野,遗种遍陂泺。
春阳百日至,闹若蚕生箔。
得雪流土中,及泉尽鱼跃。
美哉丰年祥,不待炎火灼。
呼儿具樽酒,对妇同一酌。
误认屋瓦鸣,更愿闻雪脚。

作品评述

《十一月十三日雪》是宋代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一月十三日,南方已经出现了霜露,尽管寒冷,但还没有下雪。北方的人如果回到家乡,又有何喜悦之处呢?连续三年都下雪,也变得不再特别。我的田地在城市的西边,但禾稼却不敢抱怨稀疏。今年,陈汴和宋国都遭受了灾害,水旱更是残酷。政府关闭了粮仓,不顾民众的需要,自然无法解决熟粮的问题。饥寒虽然是我所担忧的,但仍然可以省着盐和酪。昨天蝗虫刚刚经过野地,留下了繁殖的种子,遍布在田野和湖泊之间。春天的阳光即将到来,热闹得就像蚕儿吐丝一样。当雪落在土地上,泉水也冻结了,鱼儿在水中跳跃。丰年的喜悦真美啊,不需要等待炎热的火焰。儿子呼唤着,拿着酒杯,与妻子一起举杯共饮。我曾经误以为是屋顶的瓦片发出的声音,而现在更希望听到雪的脚步声。

这首诗词描绘了十一月十三日的雪景,以及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感悟。诗人以自然景观和农田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农田的描写,表达了对丰年的祈盼和对灾害的忧虑。他观察到南方已经出现了霜露,而北方的雪却不再让人感到特别,这反映了对生活环境的不同感受和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诗人还观察到政府的不善处理和社会的不公正,他对此表示不满,并表达了对个人和家庭的关心和珍惜。诗中还穿插了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如蝗虫的出现、春天的到来和雪的脚步声,这些插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诗人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和关切。这首诗词既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一川流水半村花,旧屋南邻是钓家。长记归篷载春醉,云笼残照雨鸣沙。

梅竹交阴晚更奇,等闲片石亦相宜。此时亭上潇潇雨,墙外行人却未知。

鼎沸秦汤满世间,恨无凉雨洗松关。道人识破先天易,又欲携包过别山。

一倾鼎否一番新,但见新人笑故人。元佑至今迭更化,崇宁以后几权臣。曾趋嘉定改元诏,又贺端平第一春。长把人才留一半,今年新是去年陈。

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湘水清见底,楚云淡无心。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此中无处不堪愁,江客相看泪如雨。

安知宋玉在邻墙,笑立春晴照粉光。淡薄似能知我意,幽闲元不为人芳。微风拂掠生春思,小雨廉纤洗暗妆。只恐浓葩委泥土,谁令解合返魂香。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

一锁楼中暗度秋,微官黾勉未能休。笑谈容我聊纾放,文字凭君便去留。杯酒淋漓已非敌,清诗窈渺更难酬。东归犹得联征骑,同上嵩高望九州。

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国诚宁矣。远人来观。脩义经矣。好乐无荒。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恩视韩兼赵,名均献与忠。礼中非不极,勋外若为同。三圣无多学,千年仅一翁。犹怜公议在,拼泪乞秋风。

和靖墓荒吟骨冷,孤山新庙尚危栏。便当纯用梅花祭,一洗蕉黄与荔丹。

旧雨常来,今雨不来,佳人偃蹇谁留。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发秦州。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梅花不是雪家仙,雪里如何不怕寒。冻脱龙髯冰却海,千花试与斗来看。

闻我解征鞍,相看喜复叹。主贫奴仆傲,兵起道途难。药许求钟乳,花先问牡丹。亲朋聊共醉,老幼幸俱安。

我闻龟头山,乃在麻城县。东离八十里,高峻远先见。伸向南行,欲桥仍俯颤。巨吻谽谺张,穹脊坼绞现。锐峰尾突扬,垂陇足深浅。戴石被介甲,嘘云零雨霰。仿佛洛书出,峍兀海鳌抃。绵延地一舍,巇险行不遍。形貌肖灵真,活动生孽变。不知在何时,传自旧俗谚。窃食太仓米,官耗岁

宠辱事多今不见,兴亡时去止堪哀。诸观今日长安道。抵暮行人犹往来。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